傭人將王衛東換下的鞋子放進鞋柜后回道“天亮才回來的,讓我跟您說一聲,等吃完午飯再去辦事。”
王衛東點了點頭,自覺的走進了客廳,拿起早報看了起來。
進入七十年代后,港城的影視圈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一個叫李小龍的美籍華人的出現,更是引領了功夫片的狂潮。
在他有數的幾部影片中,幾乎每一部都會出現經典的打斗場面,甚至是無法復刻的。
畢竟李小龍只有一個,別的人名字上即使帶個龍字,跟李小龍也相差甚遠。
李援朝在王衛東的指點下,提前幾年就已經弄出了那種拳拳到肉的動作片,也曾引領狂潮。
但還是沒能像李小龍那樣,成為現象級。
還好,李援朝的娛樂公司是多元化發展,并不是只專注了動作片。
在票房上還是能跟李小龍打個你來我往的。
加上手里還掌握著一條院線,賺的錢比支嘉禾跟邵氏要多多了。
中午十二點多的時候,李援朝總算下樓,跟王衛東一起吃完午飯后,兩人便出門了。
兩人直往佳藝電視臺的總部而去。
這家電視臺比原歷史中要早兩年成立,但還是不可避免的進入了虧損狀態。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家電視臺的發牌條件之一,是要求他們每天必須將某些時間段用來播放教育節目。
要是閑余時間還好,但在黃金時間也播放教育節目的話,無疑是在作死。
畢竟這是商業電視臺,而不是有官方背書的公家電視臺。
能支撐兩年,已經的當家人財大氣粗了。
眼看著只能虧損,沒法盈利,佳藝的掌門人自然起了撤退的心思。
開電視臺又不是做善事,吃飽了撐得才會明知沒有盈利還一直往里邊投錢。
王衛東在知道老何準備把這個電視臺關停的時候,就起了心思。
對于別人來說,經營教育節目是得不償失。
當對于他卻不一樣,錢他多的是,以后也只會越來越多,留著只是堆數字。
或許會給孩子們留一點,但沒必要太多,不然會養就一堆蛀蟲。
還不如拿來做點有意義的事。
李援朝旗下的夢工廠幾乎插手了所有跟娛樂有關的行業,唯獨沒有一家電視臺。
想要拿到牌照可不容易,尤其是王衛東跟李援朝這種有紅色背景的。
除非牛牛們腦子進水了,不然說什么也不可能給他們發牌照。
那收購現成的佳藝就非常有必要了。
臨近倒閉的佳藝里邊其實還是有不少人才的,像所謂的佳藝六君子,這些人在后來可都成了港城電子傳媒界獨當一面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那位,甚至步入政界,成為影響一方的大人物。
王衛東覺得自己很有必要在這些人被開革之前,把佳藝給拿下來。
做一個幕后的港娛王者,其實也挺不錯的。
來到佳藝總部后,王衛東和李援朝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見到了佳藝的掌門人老何。
這位出身于港城開埠后第一位首富何氏家族的私生子,此時已經六十多,但身體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