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義是王衛東的堂哥,王衛東也不揣著掖著,直截了當的說道“我想讓你幫我查一個人。”
“誰”劉長義神情嚴肅起來,他跟隨王衛東這么多年,清楚王衛東的性子,王衛東很少跟人結仇怨,不過一旦結下了仇,那么必然是重拳出擊。
王衛東本來不準備跟王建設計較,不過王建設在離開時,眼神里流露出的陰毒,讓他不得不謹慎起來。
王建設就跟軋鋼廠的李副廠長差不多,就是一條毒蛇,如果這次輕輕放過他,他非但不會記得你的好處,還會躲在暗地里襲擊你。
王衛東行走數個周目,靠的就是一個狠字。
“京城大學一位叫做王建設的學生,這個人可能有些來歷,你不要輕舉妄動,先把清楚查清楚再說。”
“王建設明白”
劉長義有點為這位素未謀面的王建設感到可惜。
劉長義離開后,王衛東來到了研究所。
研究所位于蘭花汽車廠的東南角,主體是一棟九層高的大樓,旁邊還有兩座附屬樓,研究所的外面是一個小花園,里面載著各種花草,不過現在是冬季,只有臘梅花迎風怒放。
兩三個帶著黑框眼鏡,身穿白袍的研究員在樓下背著手轉悠,神情木訥,嘴里還念念叨叨的。
如果有過路人看到,還以為他們是精神病院的病人,只是王衛東清楚,這些都是出來“換腦子”的研究員。
所謂的“換腦子”就是放松的意思,研究員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精神高度緊張,腦袋里的那根弦繃得緊緊的。甚至出現過研究員因為壓力大,精神失常的例子。
所以,王衛東規定,每個研究員,每天必須得進行為時一個小時的“換腦子”。
“換腦子”不但可以緩解壓力,還可以鍛煉身體。
那些研究員們時間本來就很緊張,聽到現在還得浪費一個小時,都表示反對。
好在方木跟隨王衛東多年,清楚王衛東搞出的東西,雖然有些奇怪,但是往往有奇效。
方木在研究所的威望很高,經過他的努力,研究員們抱著懷疑的態度,開始嘗試換腦子。
這一嘗試不打緊,研究員們發現出來散一會步,經常能夠得到靈感,解決困擾已久難題。
所以,現在研究所的樓下,經常有研究員“換腦子”。
見到王衛東走過來,那些研究員們紛紛點頭問好。
王衛東一路打著招呼,進到了辦公室里。
方木此時已經得到了消息,帶著一卷子材料走了進來。
沒等王衛東提問,方木便主動匯報道“報告所長,我們已經攻克了頻分多路復用技術。”
王衛東聞言大喜,接過材料細細看了起來。
頻分多路復用也叫分頻多任務,是一種將多路基帶信號調制到不同頻率載波上再進行疊加形成一個復合信號的多路復用技術,可以使得單個電路中傳輸幾千條語音信道成為可能。
簡單的說,就是可以通過一組顛簸傳輸幾千條語音信道,讓移動通訊成為可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