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你那什么中盛堂,感情就五個人”
李之桃臉騰的紅了“趙生唔好小瞧人,我大缸桃,遲早系要發跡嘅”
“好好好。”趙傳薪撇嘴“多好一個人,可惜長了嘴,就愛吹牛逼”
李之桃“”
“在港島,如果我想建房子,怎么辦”
“買地,向鬼佬買地”
在1841年,駐華總使查理義律就主持了一次賣地,當時賣的是澳門的土地,一共獲得3272英鎊收益。
到了1888年,港英的賣地收入,已經占了總財政的三分之一。
錢來的太快了。
這讓英國佬嘗到了甜頭,后期一直發展地產經濟,直到祖國收回港島前,他們靠著賣地卷走了大批的錢。
趙傳薪十分不爽。
草特么的,自己的土地,卻讓洋鬼子拿來賣
“桃桃,你覺得做什么最賺錢”
“做中介,介紹大陸來的人做咕喱。”
做咕喱就是做苦力。
那就是傳說中的“運豬仔”,將華人當豬不但運往港島,也運往全世界進行勞力輸出。
但下場往往很凄慘。
趙傳薪眉頭一皺“餿主意
還有其它么”
“開酒樓,骨場。”
趙傳薪氣笑了。
現學現賣唄
“你格局能再大一點么”
李之桃撓撓頭“建發電廠買船做運輸”
“有點意思了。”
這時候,吹水駒回來了。
他拎著食盒回來的。
糯米雞,海鮮粥,腸粉,米粉
吹水駒樂呵呵的說“食完都得退食盒,有押金的。”
“退個毛,費那勁干啥。”趙傳薪不以為然。“趕緊吃,吃完了帶我轉轉。”
此時的底層華人真的慘,上流的商人都是英國籍,華人百姓在夾縫中混個溫飽就不錯了。
很多人竟然只有1平米的地方住宿。
一條小巷子有多窄呢
趙傳薪看到,一根竹竿,順窗戶伸出去,竟然能搭在對面的窗子晾衣服。
像李之桃他們這種更慘一些,看著人五人六的,竟然連1平米的地方都沒有,平時都是露宿街頭,要么找個船屋擠一擠。
而大口昌,至少還能下館子吃飯。
現在甚至還沒有后世地產概念,比如蓋一座樓,沒人想到分層出售,讓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產權。
要賣都是賣一塊地,蓋好了樓,不管是幾層,產權都歸一人所有。
而擁有者,基本也不會想著分層賣出去。
這大概是認知差距。
直到第一個人吃螃蟹。
后來,有個霍姓商人復制這種分層出售的套路,而且首次用上了分期付款,以便于暫時無法全款買房的人能住上房子。
兩人所作所為對后來地產界影響深遠。
趙傳薪摩拳擦掌,即便他不愿意喝地產的血,但買地未必要蓋房子炒價格,其它方面也大有可為啊。
可對于要從港英手里,購買港島土地,這始終是趙傳薪心里的坎,讓他耿耿于懷。
若是把錢乖乖交出去,他無論如何也不愿意的。
怎么辦
等到了畢打街以西,趙傳薪找到了答案。
渣甸洋行、亨特洋行、連卡福洋行、渣打銀行以及匯豐銀行總部。
有些建筑被臺風損毀,有些仍在,港口依然飄著些許船舶碎裂的舢板。
港英拿了錢放哪不言自明
李之桃發現趙傳薪來到這里后,看著一排排洋樓,嘴里發出瘆人的“呵呵呵”的笑。
“趙生,你冇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