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山喝飽了水,趙傳薪回頭說“蛤蟆仔,你去一趟慈善會,一定要低調,以后你就是聯絡員。
桃桃,你們在船屋等待蛤蟆仔的消息。”
李之桃多少有些不情愿。
但又不敢反駁。
趙傳薪不管他們怎么想,打馬飛奔出去。
港島警察的開端在1841年,威廉堅擔任首席裁判官,當時只有數十個英國退伍軍人當警察。1844年,港島正式成立警察部,將審判和警察職能分開,真正的警察部門成立。
李梓鈺,就是現在港島警署的一員,并在處理多個案件中成績斐然,斬頭露角。
他在英國留過學。
當然,他的留學是好聽的說法,現實點是旁聽。
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國防事務科,他偷偷的旁聽了兩年。
李梓鈺這人很有趣,因為自己亞洲人的面孔不大方便偷聽課程,自學了化妝,每天粘著金色的大胡子,描眉畫眼,讓自己看上去像個英國人而蒙混過關。
他能說一口流利的倫敦腔,這也是討上司喜歡的原因。
李梓鈺此時正在蹙眉看著一份資料,看了半晌轉頭問助手“讓你去找內地各大洋行失竊案的資料,你還沒搞定嗎”
助手愁眉苦臉“李警探,去內地不方便,聯系那邊相關人員,電報里說的又太少了。”
李梓鈺語氣平淡而冷靜“當初給你這份工作的時候,我可沒說過會很輕松。想辦法吧,哪怕你親自去一趟內地也行。”
助手繼續吐苦水“可是,上頭不會給撥調查的經費的。畢竟,失竊的又不是港島的銀行。”
“你以為我是在調查銀行失竊案么”李梓鈺放下資料,直起腰背“我要調查的,是趙傳薪這個人。我很懷疑,拿槍打傷英警的匪徒,就是趙傳薪。
甚至,我懷疑,那些銀行失竊案就是趙傳薪干的”
助手驚詫莫名“什么趙傳薪李警探,要真是趙傳薪的話,我們可不能招惹他啊。這人無法無天,在美國被當地人稱為遠東亡命徒如果真是他,我們不如偷偷放水”
“住口”李梓鈺滿臉不悅“如果怕死,我還會當警察嗎”
性命攸關,助手覺得委屈,他是真的害怕趙傳薪啊。
他不服氣的問“那你怎么知道這些事都和趙傳薪有關”
“在我學習的司法科學中,講究痕量考證,鑒識科學。這是莪辦案的方法。
我之前去了一趟美國。
很多人都知道趙傳薪在美國橫沖直撞、野蠻暴力的作為。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在他行經的路線上,銀行紛紛遭到搶劫或者盜竊。
我現場勘驗,發現銀行錢庫的門鎖,都有個共同點切痕整齊。另外共同點是,匪徒通常席卷一空,可謂是寸草不生。
因為美國西部的銀行都是小銀行,數額不大,而且那里西部本身就充斥各種野蠻暴力,所以這件事沒遭到重視。
前段時間,日本神戶的幾家銀行失竊,同樣是切痕整齊,同樣連指甲蓋那么大的銀塊都不給留下。
幾百上千萬塊銀元,那不是一個人能搬得動的。
這完全符合我在報紙上看到的,關于國內洋人銀行失竊的線索特征。
所以我才會有個大膽的推斷,這些有可能都是一人所為。
而這人,就是趙傳薪”
助手目瞪口呆。
其實,就像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他把很多東西歸納于福爾摩斯所創,其實并非如此。
現在的英國破案中,原本就動用了很多科學方法,比如鞋子、車胎痕跡、指紋、彈道學和書寫分析等等,演繹法并絕非柯南道爾原創的。
可助手哪里知道這些,只覺得李梓鈺真的神了
僅僅從一點蛛絲馬跡上,就推斷趙傳薪是罪魁禍首。
厲害了我的哥。
但是他還有一個疑惑“那你怎么推斷出,趙傳薪是打傷英警的匪徒呢”
李梓鈺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將手邊上的一份期刊遞給助手“看看這個。”
助手拿起期刊,上面寫著鹿崗鎮期刊。
期刊封面,是一個騎馬背槍的女騎警。
女騎警很漂亮,她的警服合身而英武,款式新穎。戴著一頂棒球帽,馬尾在后面自然垂落。她背著一把莫辛納甘步槍,腰間別著轉輪手槍。
同時,還配備了一把騎兵刀。
這個女人,助手簡直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好。
詞匯量太匱乏了
要是趙傳薪,一定會告訴他颯
還想多看兩眼封面,因為現在中國還沒有畫報呢,這種照片加手繪做封面的方式還是頭一例。尤其,照片這女人太吸引人了
若非鹿崗鎮期刊,出現這種形式畫報要推遲好多年,那會兒叫良友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