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筱田治策說的那樣,趙傳薪沒有渠道在韓國境內登報。
但他壓根也沒想那么干。
既然要奪回的是間島區域,去韓國有個卵用
當天夜里,趙傳薪便帶人去間島區域。
就好像后世拿傳單掃樓,趙傳薪他們拿著報紙鬼鬼祟祟的挨家挨戶門前放。
若是被人發現,那就大大方方的送一份過去。
若你想大嚷大叫不好意思,那這事兒就大了。
就算你拿去擦屁股糊墻也沒關系,質無所謂,反正量必須達標。
今晚上,劉永和也跟著來了。
他小聲問“趙隊長,這真的有用嗎”
“拭目以待。”
“那要多久,才能看到結果”
“這還只是預熱,稍后還有更精彩的小電影呢,用不了多久,我就讓間島這里的人都仇視小日本。”
發完了報紙,時間已經很晚了。
趙傳薪抬頭看天,
有圓圓地月亮,有彩色的星星。
月輝灑下,能看見路旁綠茸茸的柳樹稍。
遠處,是被深邃夜空包裹住群山的輪廓。
耳畔,能聽到圖們江江水的嘩嘩聲,和眾人腳步踩石子和腿碰了蘇子籽兒掉落的窸窣聲。
也說不出來這些景物有多出彩,但卻讓趙傳薪覺得心曠神怡。
他生在黑土地,長于黑土地,對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
他好吃懶做,他口無遮攔,但衣來伸手和嬉笑怒罵并不影響他愛國。
就像樹人同志也愛國,也為這個民族發聲,可樹人同志的生活質量搞不好比趙傳薪還高呢。誰能否定樹人同志的積極和一腔熱血呢
樹人同志還曾說,漢字必須被消滅,不然國之將亡。至少趙傳薪沒說過這話,不是么
有時候,趙傳薪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像臆想那般是虛幻的。
另外一些時間,他又覺得只要將這些邊角料的臆想,打造的足夠結實,足夠細致,那臆想也會和現實世界交融。
可能,他做的這些事,在幻想家的眼里,遠沒有推翻清廷,更甚者是取而代之,不如這些驚心動魄的大事來的精彩。
但趙傳薪覺得,他該做的是能把控的事,能看到機理的歷史走向,而不是虛妄的體驗派,不計后果的胡亂操作一通。
別人覺得他莽,可他自己卻并不覺得是這樣。
翌日,
間島區域,當百姓打開房門,看到的就是放在門口,還帶著墨臭味的報紙。
新鮮著呢。
普通人家,誰買報紙呀有那錢,換點醬油,還能拌米飯多吃一碗呢。
但白給的,不要白不要。
有人不識字,但他們會看圖看照片。
一個鼻涕娃拿著報紙興沖沖的回屋,進了父母的房間“爹娘,你們看,這畫的是啥呀”
他父母光溜溜的裹在被子里,迷糊的睜眼,沒好氣的說“這不是報紙么你先出去,等會再進來。”
這是條件好的人家,竟然和孩子分屋住。條件差的,男女老少都擠同一房間,拉個簾子便能自成一個小世界。
晚上,只要告訴自己聾了,那就什么古怪聲音都聽不見。
鼻涕娃興頭不減,喜滋滋的拿著報紙出去了。
對于物資匱乏的年代,就算一張報紙,也能成為玩具。
鼻涕娃梳著個沖天揪揪,坐在自家門檻上,就著東邊冉冉升起的太陽光芒,樂呵呵的看著報紙上的圖畫。
看完了畫,又去看那些照片。
看完了照片,最后才打量上面的字。
他撓了撓刮的光溜溜的后腦勺“可惜,這畫太少了些。”
其實韓國百姓,也是有血有肉的百姓。尤其在間島,家家戶戶窮困的沒什么區別。
等會,他的父母穿戴整齊出來,從他的手里粗暴的奪過報紙。
男人識字,能看懂諺文。
他疑惑道“日本人屠殺咱們百姓我咋不知道這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