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炮兵看的一愣一愣的。
砰
趙傳薪直接給了他一槍,正中眉心。
這就是他大膽的想法,這一次,他沒時間包抄炮兵陣地了。
槍聲引起了其余日軍的注意,紛紛高呼“敵襲,敵襲”
趙傳薪以扇形石墻將自己埋藏,想朝哪開槍,就在哪里開個洞。
有炮兵喊道“小心山下,小心山下。”
他認為,趙傳薪只是包抄來的敵人之一。
基本每個炮兵都這樣認為。
所以他們分出來火力,防備未知敵人。
然而,他們絕沒想到,趙傳薪不是之一,是唯一。
也沒什么章法,趙傳薪在石墻碉堡內,拿著麥德森機槍隨意掃射。
從遠處望向這里,會驚奇的看到一個火花迸濺的弧形所在,無數子彈擊打在石墻上,所有火花組成了亮眼的“金鐘罩”。
一發子彈,順著碉堡的小口飛了進來,打在了趙傳薪胸下肋骨處。
他身體微微震動,繼續開槍。
伸出左手,讓地上堆積的沙子,從內部填充彌補堡壘厚度。
他很擔心石墻會被打穿。
這一通莽干,炮兵中隊竟然不敵他一個人,被打的節節敗退。
拉炮的騾馬受驚,掉頭拖著山炮朝山下跑。
馬的夜視能力一般,加上路滑,有一匹馬連馬帶炮翻到了山下。
人仰馬翻,現場一片混亂。
忽然,有個躲在一棵樹后面的日本炮兵,從腰上解下了一個小罐頭瓶。
罐頭瓶上有長長的引信,他點燃后,引信快速燃燒。
罐頭瓶的瓶口處,綁著一根繩子。
他拎著繩子甩了兩圈,罐頭瓶子脫手而出。
趙傳薪正在開槍,忽然發覺頭頂落下個東西。
待看到燃燒的引信后,瞳孔不由得一縮。
“我曹”
趙傳薪瞬間毛發倒豎。
求生欲讓他本能的一腳踢在罐頭瓶子上,罐頭瓶子在空中打著滾,朝山下落去,半空中就爆裂開。
威力算不上大,但趙傳薪卻被驚出一身冷汗。
日俄戰爭期間,沙俄是第一個開始使用手榴彈的國家。日本吃過這方面的虧,也開始研究手榴彈,但目前進展不大。
只是一些經歷日俄戰爭的老兵,偶爾會用手頭的工具制作粗糙的手榴彈。
趙傳薪此前都沒遇到過,這次大意了,好懸忘了閃。
多虧粗制濫造的手榴彈引信太長了,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
他怒了。
用泥抹子手套,推著堡壘向前推進,手里已經換了第三挺麥德森了。
不管是卡殼或者彈藥耗空,他都是直接換槍射擊的,力保火力不會中斷。
因為單手持槍,麥德森機槍的后坐力將胳膊震得發麻。
一個中隊的炮兵,竟然拿他絲毫沒有辦法。
這些炮兵也發現了,這里其實只有一個敵人。
敢于靠一己之力,對抗一個中隊的狠人,他們腦海中立刻浮現了一個名字。
“他是趙傳薪”
這一聲吼,起了反效果。
有日軍聽說眼前這人是趙傳薪,竟然立刻轉身后撤。
也有悍不畏死的,咆哮道“我們人多沖上去,堵住碉堡槍眼。”
還真有十余人,聽話的沖上來。
趙傳薪為了防御效果,碉堡的口子開的很小,射域不寬,還真叫幾個人從側面拉近了距離。
一個日本兵合身撲來,堵住了槍眼,立即被打成了一團馬賽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