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祿貞昨夜就在西山坡扎營,從黑夜等到清晨,等待今日的戰斗。
當日軍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留下漫山尸體后打進了老營溝的時候,背水軍的頹勢已顯。
陳昭常搖頭“等日軍打到背水軍的營地,背水軍就只能向后山撤走了。”
吳祿貞恨不得此時帶隊,從后面背刺日本人。
但是偏偏他又不能那么做。
此時他更加痛恨慫逼清廷。
有意思的是,列強雖然打破了清廷的閉關鎖國,但也算延緩了清廷的滅亡。
吳祿貞一邊觀看戰場形勢,腦中嘩嘩轉過許多想法。
正在這時,忽然有警戒的北洋兵來報“參議,西南方的小路上,出現一隊來路不明的人馬。”
吳祿貞還沒什么反應,陳昭常卻跳腳“是不是日本軍隊”
站慈禧那邊的人,神經通常都敏感纖細,對列強的畏懼深入骨髓。
他生怕日軍留了后手,從后面包抄他們。
“陳大人,不是日軍,看裝束,倒像是棒子。”
吳祿貞問“有幾千人”
“額,不足百人。不過武器精良,看上去也很彪悍。”
吳祿貞和陳昭常都迷糊了。
這時候,還一頭扎進戰場的、不足百人的棒子武裝,他們來干嘛
“再去探,令我軍警戒。”
難不成,他和齋藤季治郎唇槍舌劍,那番話一語成讖
雙方都說要防止意外,看來意外真的來了。
不過不足百人,吳祿貞也沒放在心上。
不多時,那北洋兵再次回來,臉上帶著古怪的神色“參議,來人是,是趙隊長。”
陳昭常猛地轉頭,看向北洋兵。
吳祿貞表情很精彩“趙隊長是那個趙隊長嗎”
“對,就是關外趙傳薪。他說找你借點東西。”
吳祿貞掀開軍帽,將壓扁的頭發整理一番,不明所以“他找我借什么”
陳昭常敏感,立即緊張兮兮的道“想借軍隊那不可能堂堂之師,如何能借給他一介草莽”
吳祿貞皺皺眉,但沒說話。
陳昭常說的沒錯,借兵是不可能的。
這種事別說慈禧,就算徐世昌知道了,那也是不可原諒的。
“趙隊長只說要借東西,未曾說借什么。”
“走,帶我過去一晤。”
陳昭常不放心“同去同去。”
整個大清境內,最喜歡鬧幺蛾子的人就是趙傳薪。
就像刺殺五大臣的張榕,那真的都不算啥,不是什么大新聞。
趙傳薪興沖沖的來了。
為了隱蔽,他打算抄小路。
結果遇上了在西山坡上的北洋軍。
能來這里的北洋軍,那肯定和吳祿貞不無關系。
“趙隊長,你可真是不消停。”吳祿貞老遠就抱拳苦笑,埋怨了一句。
吳祿貞雖然是“那方面”安插進清廷的臥底。
但他對徐世昌有著特殊的感情。
當初徐世昌發現日本人野心勃勃,深感身邊無人手可用。
他連吳祿貞的背景都沒調查,就將當時被孫公武派到北洋軍中當騎兵監督的吳祿貞,火速調來關外。
哪怕吳祿貞是臥底,也十分感激這份知遇之恩。
而且徐世昌有勇有謀,并不像其他清廷大臣那樣畏日如虎。
趙傳薪在韓國的所作所為,讓日本人有了借口,這便是給慈禧出難題。
慈禧便為難徐世昌。
徐世昌給吳祿貞擔下了不少壓力。
趙傳薪哈哈一笑“綬卿兄,許久未見,竟然還這般英武不凡,真是讓趙某好生想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