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鄭其然會幫她遮掩,但昨天她來的時候,估計還是有人見過她。
不過,她本來也不打算久留。
此刻,她正站在山海市市中心最大的商場門前。
她已經在網上查過路線,要去往那個鄭其然筆記本上畫著的那個點,轉幾路公交車到達鄭家村,然后再步行前往就好。
可那地方偏遠,要深入山里,還得備齊物資。
車票倒是不貴,貴的是接下來要用的裝備。
她低頭看了眼手機里的余額。
1978聯邦幣。
輕輕嘆了口氣,還是走了進去。
山海市不算是旅游城市,經濟也不太發達,但這個大商場中,柳笙想買的東西還是能買個七七八八。
登山包、登山鞋、登山杖、速干衣褲、防曬帽、強光手電筒、急救包、水壺和干糧等等。
然后她還買了兩把鋒利的匕首,替換掉原本已經鈍了的解剖刀和水果刀,安全感又回來了一些。
但是這么一來,余額快速減少。
只剩下587聯邦幣。
柳笙換上裝備,儼然登山客的模樣,防曬帽更是將臉遮在陰影下。
一切準備好后,便背著這笨重的登山包,走出商場洗手間,朝著旁邊的車站走去。
昨天她就是從那兒抵達山海市的,那時候看還是空蕩蕩的,但沒想到今日一看,竟然到處都是人,而且放眼望去,都是穿著時髦的年輕人——還是女性居多。
柳笙微微皺眉,正說著這里不是旅游城市,怎么會出現這么多年輕人?
只見這些年輕人們一個個舉著色彩繽紛、五光十色的牌子,神情激動又興奮,似乎在等著什么人。
柳笙沒多理會,只是走到一旁低頭刷著手機,試圖搜索些相關的信息。可惜連不上知網,只能翻翻那些開放資源。
沒等多久,車便來了。
柳笙混在人群中,默默登車,像個再普通不過的登山者。
從車窗望出去,只見車站外人群越聚越多,已經人山人海,尖叫聲和歡呼聲此起彼伏。
可惜手上舉著的牌子對著另一個方向,柳笙看不出上面寫著什么。
但她大概猜到,應該是什么名人來山海市吧?
總之與她無關。
車輛啟動,將這喧嘩遠遠拋在后面。
等到了站,她又下車,等待換乘。
就這樣換乘了好幾趟,漸漸從市里往村鎮里走,又從村鎮往山中去。
寬敞筆直的公路漸漸成了海邊盤山公路。
一側是蔚藍遼闊的海面,陽光灑在水上,波光粼粼;另一側則是陡峭高聳的崖壁,危巖嶙峋。
柳笙看了一眼手機。
現在是下午三點半。
烈日仍高懸,海面反射的光照得人眼睛發澀。
車內空調“轟隆隆”地響著,卻幾乎感受不到一絲涼意。
汗水順著柳笙的脖頸滑下,濕透的衣服黏在身上,車廂內的空氣仿佛被蒸煮過,又熱又悶,叫人喘不過氣。
因為這個線路比較偏,所以沒有多少乘客,整輛車里只有三人:
柳笙,司機,還有一名坐在最后一排同樣是登山客打扮、正戴著鴨舌帽低頭睡覺的乘客。
而柳笙坐在中間那排座位,旁邊擱著登山包,一邊用手輕輕扇著熱風,眼睛一邊不動聲色地瞟向前方的后視鏡。
司機戴著墨鏡,看不清神情,只是目不斜視地握著方向盤,似乎全神貫注于駕駛。
但若是真的那么專注,又怎么會……
柳笙目光平靜地掃了一眼手機上的地圖,又抬起頭望向窗外。
沒有按照線路在行駛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