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會兒,零零星星來了幾人。
有的看穿著像是鄭家村的鄉親,也有的看上去就是上班族或是學生,三三兩兩坐在柔軟的床鋪上,算來一共十三人。
其中一位頭發扎成麻花辮、神情干練的中年女性輕敲手中毛絨錘,發出輕微一聲“嘰”的響聲。
“好了,時間差不多了,可以開始今天的集會。”
這位就是組織者——卓彩云。
沒錯,柳笙后來所見的那位。
也就是說——現在正在外面行動的那位,早就已經是被執念替換過的。
“誰先來?”卓彩云開口。
“我先!”一位短發女性研究員舉起手,拿出一雙手套:“這是勞保手套,可以提高雙手的防御力,還能增強造夢能力。”
這個概念一說出,眾人紛紛驚呼,驚愕不已。
似乎“造夢”這個能力,在這里算是相當稀有的。
但是等這位研究員紅著臉展示一番后,眾人卻紛紛露出失望的神色。
原來這個“造夢”也就是基于現有場景進行修改,且受限于手掌接觸的范圍——例如,將手下床單上的小貓圖案修改為小狗圖案。
即便如此,還是被一個學生打扮的女孩用總是有熱騰騰食物的午餐盒給換走了。
隨后一位村民主動拿出一袋子稻米,說是可以用來種植,盡管在自己的空間里種植會不斷重頭再來,但可以尋找不變的過渡空間進行嘗試。
這倒是緊俏貨,立刻不少人舉起手來想要交換。
最后村民只是換了一個收音機,而且還是只有一個臺——fm367午夜故事,因為收音機主人在被困前,一直在聽這個臺,導致后來也切換不掉了。
不過這位村民看上去相當滿意。
這空間里的生活平靜無事,但也正是因為過于“無事”,大家才會自己找尋事情來做,也就多了這些奇怪的需求。
不過能交換的東西本來也不是很多,大家只是找個場合借機聚在一起聊天,排解被困在空間中暗無天日的寂寞和絕望而已。
又等了片刻,卓彩云見沒人舉手,便再次問道:“還有人有東西想交易嗎?”
半晌,才有一只手顫巍巍舉起來。
“我……我有一樣東西想交換。”
說話的是一位頭發稀疏的中年男研究員,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只灰白色貝殼。
“這是我……當年在南海地宮發掘的時候,撿到的貝殼……只要放在水中養著,偶爾會吐出珍珠。”
“這個珍珠的產出量大概能有多少?”一位穿著廉價西裝的上班族男性眼睛一亮,急切問道。
“我也沒有認真計算過,大概……開合一百五十次,會出現一顆……”
“老穆,這樣的好東西怎么才拿出來?”另外有位女性研究員也感興趣道,“不過,那什么開合,會是什么時候?”
“嗯……每天都會開合數次,我也沒有留意。”
“這么低的概率……”
那位上班族有些失望了。
“可是……你們看看這個成色。”老穆急切地舉起一顆碩大又渾圓、泛著柔光的珍珠說道。
這倒是引來一陣驚嘆。
柳笙掃了一眼解析結果:出珠率198。
倒是甚至比這位老穆說得還高。
只是她默默搖了搖頭,這種東西,在外面固然是寶物,但在這里卻沒什么市場。
當然也馬上有人指出了這一點。
“就算這珠子不錯,在這也換不來錢啊!”
“就是啊,這東西華而不實,除了擺著看,我真不知道有什么用處。”旁人附和道。
卓彩云倒是問道:“老穆,你想要換什么?”
“我……我想要一把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