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話,小叔和二伯就晃晃悠悠回來了,老爺子他們去了王家,二伯和小叔兩人去地里干活了。
“青竹,你們在說話呢,正好我找你打聽點事。”小叔放下了鋤頭就要過來。
“去去去,你手都沒洗就過來了,先去洗了手再說。”嬸子趙氏見他湊過來,忙攆了他走。
“行行行,我這就去洗手。”他無奈地說完,就去洗手了。
“小叔,你要打聽什么事”
“是這樣,我那天聽青山說你們從定州府帶了生姜過來,到了咱們宿州府轉手就賣了好幾兩銀子,那定州府的生姜真的那么便宜”
“定州那邊比較靠南,有不少商人都喜歡去那里收生姜,所以價格倒也不貴,我們也是買些散貨,否則還能將價格壓一壓,不過還是投進去不少本錢的,不然也賺不到那么多。”
青竹看他對做生意很感興趣,自然也將實情告訴他。
“真的啊,那要是我們自己跑去定州收生姜,再拖回來賣到宿州,是不是也能賺錢”
“小叔,之前我們能賺得多一些,我想著除了價格以外,還有一項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們回來那些日子,正是生姜還沒能上市的時候,多是那些百姓去年屯下來的。
若是你們打算去收,也要避開上市那些時間段,否則生姜泛濫,只怕運回來也賺不到什么錢。
而且這路上的運輸也需要本錢,一來一回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若是想要做這筆生意,一是要有信得過的朋友,二是要有足夠的本錢,若是做個十來兩的小買賣,那就太不劃算了,分下來都沒多少。”
“說的是,說的是,看看我這侄女,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就這一個生姜的生意,也能說出這么多道道來,我看我那些朋友還沒有你想得這么全面。
青竹,那你說要是我想做生意,能做些什么”
他這會兒也不在意長輩的面子,虛心請教。
“小叔,我想先問問你,是想要做點小本買賣,賺點小錢,還是想做大做強,以后專門做這門生意呢
如今咱家改換了門庭,已經是耕讀之家了,以后青文去考試,旁人知道出身也是要高看一眼的,若是你去做了生意,雖說青文也能科舉,但是身份卻要打上一個商戶的頭銜。
如今雖不管門第,可有些人還是很在意身份的,你可要考慮好以后的路才能確定你做生意的方向。”
青竹并沒有直接給他建議,而是將這個問題拋出來,看看他的決心。
“這個事情我早就想過了,當年你爹讀書,每次家里都需要花費不老少,我看著你爺奶帶著我們每天沒日沒夜干活,最后還是東拼西湊才湊夠科舉的銀子。
從那時起,我心里就有這樣的想法,即便是做了商戶又能怎樣呢,至少吃穿不愁。
如今當了官,也要應酬,也要用錢,比起貪墨別人的錢,最后被殺頭流放,還不如自己賺了錢,名聲再不好,至少這日子是過得滋潤的。
所以我是立了志想要做商戶的,我還幻想著我成了咱們合舉縣第一大商人,以后說不得還能帶著村里人賺錢,那樣也沒人說啥,大家的日子也好過了。”
“小叔,你這想法可真是和我不謀而合,我也覺得,若是做了官,整日還要為了生計奔波,為了應酬拮據生活,那又如何能給百姓帶來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