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婦人敢出門做生意,之前開州很是出名的公廁幾年了還是很干凈,有專門的人打掃,這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我今日也算是開了眼界,即便天子腳下,也有不少看顧不到的地方,這開州能治理成如今這樣,想必冉同知和官員們花費了很大的心力,見微知著,就連我也很是感慨啊。”
太子殿下說完這番話,安王世子也終于明白了,原來太子殿下也和她一樣,想要來一出不一樣的微服私訪呢。
“太子殿下,開州確實在變好,以后還會越來越好,等到土豆大力推行開來,百姓就能多一種糧食,能夠裹腹,不用擔心餓死人,閑來還能喝一喝小酒,日子逍遙似神仙。
對了,臣這里還有一本書,還請殿下一觀,看看這本書可不可以放到京城去?”他拿起了之前青竹送來的《上連農書》,太子殿下一看到這名字,就被吸引住了。
農書二字可不是隨隨便便都能擔當得起的,而且以前的朝代,也不是沒有人寫過農書,不過大梁開國以來,確實很少有人這樣總結。
他拿起書翻看了起來,見著著作人是冉從正,還有整理編撰人也都是姓冉,他就已經聯想到冉同知的族人,畢竟連輩分都一樣,果然后面就是冉同知讀了這本書的感受。
再看里面的內容,一開始他還有些漫不經心,以為是冉同知為了刷政績讓人弄出來的一本討好他的東西,哪知道里面果真都是關于莊稼的記錄,每一樣都附了圖,直觀明了就能明白。
他作為大梁的太子,皇家有皇莊的存在,自然也知道不少莊稼的種植需要的天時和人力,這里面寫的很是詳細,而且多處都記錄了細節,后面的蟲害防治也都是切實的辦法。
越看越久,安王世子也沒有打擾他,不知不覺竟然看到了一半,直到外面打更人的聲音響起,他才恍然自己竟然看了這么久。
“這冉從正是誰,這些整理的又是誰?”太子殿下看向一旁都已經昏昏欲睡的安王世子,忙問道。
“冉從正是冉同知的大哥,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子,聽冉同知所說,他大哥種了一輩子的地,就喜歡種地,如今京城很搶手的辣椒,也是他種的。
其他人是他的侄子,有幾個已經考上了秀才,還有那畫圖的,是冉同知的二哥,可以說他們一家子都是有些天分的,依臣看,假以時日,冉家就是一個新興的世家。”
“好,好啊,冉同知果真是一個做實事的人才,我記得他們家都是農人,還是在冉同知考上了進士后,這才耕讀傳家,家中的兄弟子侄也都恪守本分,在宿州,并沒有聽聞欺壓當地百姓的事情。”
“確實如此,臣也不知這農書究竟有多少分量,畢竟臣平日里也不關注這些,正好這次太子殿下您來,臣就拿出來請您掌掌眼,看看這東西有沒有使用價值,能不能將書上的東西廣而告之?
還有,關于土豆的內容是沒有寫上去的,不知道是否該寫上去,還是這種植的法子要隱藏起來?”
“如今整個大梁都在種,再說前朝余孽已經被抓了,草原胡人也是以打獵為生,這東西傳出去也是早晚的事,所以記錄上也無妨。
明日你把冉鄉君也喊到府衙,我也好親自看看她的能力。”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