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又有不少夫人來和青竹寒暄,還有人看到青竹帶著三個妹妹,心里就開始活絡起來,想要和她多打聽打聽三人的情況。
如今宣國公一家正在風頭上,冉知府雖是同進士出身,可也是有實權的人物,而且聽說雖是庶女,但也是當做嫡出的養的,和冉鄉君關系親密。
自古娶妻娶賢,雖然冉鄉君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子,但她的賢惠之名也是眾所周知的,在開州就素有名聲,到了京城,管家上也是很有能耐的人,即便宣國公一家離開一年多,但是家中依舊井井有條,對待下人也是很和善,這樣的女子誰家都喜歡。
冉鄉君已經嫁人,那么她的妹妹們定然也是好的,娶回家還能和宣國公一家打好關系,何樂而不為。
青竹這會兒也發現這些夫人對自己的態度更多了巴結,仔細想了想,就猜到她們都在想什么了。
她并不希望讓妹妹們通過婚姻成為自己的助力,她更希望她們能有自己的選擇,能快快樂樂地過一生。
人生無常,活得恣意一些也沒什么不好。
這會兒昌源伯府的夫人也帶著兒媳走過來想要和青竹攀談,同時試探一下她對自家的意見,永寧侯夫人已經收到了青竹的消息,這會兒她也走過來,給她們介紹。
“見過昌源伯夫人。”青竹和妹妹們給她行禮,按照輩分來說,昌源伯和宣國公的兒子們一輩的。
“幾位不必多禮,冉鄉君快坐下,今日難得有機會,能和冉鄉君說上話,這是我的大兒媳童怡,娘家是定州府的,聽說冉知府曾在定州府下的麻河縣為官。”
“童嫂嫂竟是定州府人士,難怪我看著就覺得親近呢。”青竹聽到她這么說,也和童少夫人打招呼。
“我也看冉鄉君覺得親近,我爹之前在定州府
“原來是嫂嫂是童大人的女兒,我之前也聽我爹說起過童大人,后來他還讓運糧食到開州來售賣,讓治下的百姓也富足起來,是個為民著想的好官。”
青竹腦子里過了一下,就知道她的父親是誰了,當年定州府有所準備,讓那些大人根據自己縣城的地理環境來讓治下百姓賺錢。
后來到了開州,冉老爹更是為他們提供了不少賣貨的渠道和消息,讓那些縣令們都有了政績,同朝為官,不宜結冤家,要多結交合適的朋友,冉老爹從沒有因為自己官職的上升,就不再注重維護那些比他等級低的官員。
“正是,沒想到鄉君還能記得我父親,我在家中時,父親也常常提起冉知府,說你們父女倆都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有了這么一層關系,他們之間也不再那般見外,童少夫人就順勢提起了青蘭她們,接著昌源伯夫人褪下了自己手上的手鐲,給三姐妹一人一個。
三人也不敢直接收,都看向了青竹,青竹點了點頭,三人這才大大方方地道謝接過手鐲。
“哎呀,我還說你們不熟悉,還擔心冷場呢,卻不想你們這么快就熟絡了。”永寧侯夫人剛剛被熟悉的夫人喊去說話,這會兒走過來,就看到她們已經熟悉起來,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