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第一道關淘汰掉80的候選者,第二道關淘汰掉剩余20候選者中的95,剩余勝出的數量,剛好占總體候選者的1。
只有成為這前1的強者,才有資格去面對第三道關的“獸王”
而其他人,但凡對自己的實力不夠自信、又僥幸通關,則可以在中途選擇退出。
中途退出不結算,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超物水晶數量,避免晉升儀式中的“押注翻倍”造成持牌者層面的傾家蕩產。
姜潛習慣性地觀察和盤算著這晉升儀式的游戲規則,并確定意向
“繼續。”
隨著姜潛話音落下,在95淘汰率基礎上的附加規則得以展示
提示本階段,每當候選者完成“三個”獵殺名額時,該候選者將獲得“一次”申請外援的資格,兩次封頂。該資格僅限于在“獸王之爭”階段使用。
接著,晉升儀式跳轉為域王爭奪的道具選擇
請從私人道具中挑選六件道具放入臨時儲物欄,作為「晉升儀式」域王之爭的輔助裝備。
備注神職道具禁止在此階段使用。
這一關在道具數量上有所放開,但道具品質依然嚴控在神職道具以下。
姜潛謹慎選擇了六件道具,放入篩選框。
分別為探秘筆記,北斗紐扣攝像機47,隱身衣,俠義斗篷,鋼筆,真精神蛛網彷制品。
仍然將有限資源集中押在了強偵查、強防御、強進攻性的道具。
這樣選擇,也是事先規劃過的。
在這一階段,姜潛要面臨的是相鄰類屬通關的所有牌王,聚攏在同一副本環境中優勝劣汰的局面。
候選者們的素質較第一關有明顯提升,加上附加規則中的提到的“外援資格”獲取方式,域王之爭的推進速度顯然會比牌王階段更加迅勐。
為適應規則,姜潛的策略也有所調整。
上一關,姜潛的通關策略是“躺”。
盡可能節約資源、避免消耗,不在無意義的沖突中浪費生命。
他踐行得很好,非但沒有消耗自己,還通過偵查道具搜集了不少同類身份牌玩家的資料。
包括在應對神山儲君的沖突中,也秉持了節能低耗的核心思想,因勢利導,以最小的消耗從三位神山持牌者那里獲取了想要的信息。
這一關,域王之爭,姜潛的策略是“藏”。
二者看似意義相近,強調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目的。
“躺”意味著無為,隱藏自身遠離爭斗,是為降低損耗。
“藏”的目的是為了悄無聲息的作為。
先讓渡舞臺,欣賞他人表演;靜候那些可能存在的、以他為目的的刺客主動露出馬腳。
當時機出現,姜潛會主動進行他面對獸王前的“熱身運動”,勢必趕在淘汰率逼近閾值前拿兩次申請外援的資格。
集訓營的教官們的原話是“沒有足夠的殺戮獻祭,鎮不住強大的獸王。”
藏,是為了尋找最合適的祭品,為他的獸王獻祭。
姜潛眼前的視線逐漸清晰。
他發現,自己正身處一處陰暗潮濕的洞穴之中
仍是第一時間將俠義斗篷、隱身衣穿在身上,同時開啟靈視,檢視周遭的環境。
這一看,姜潛的動作停住了。
此時隱身衣已披在身上,他的身形已在黑暗中消失。
然而此刻,從姜潛的身后正悄無聲息地探出一顆扁平光滑的頭顱。
一條水桶粗的銅紋巨蟒正吐著信子,緩緩接近姜潛。狹長的信子已經越過姜潛的頭頂,進入他的肉眼視覺范圍。
與此同時,一股奇特的腥臊味觸發嗅覺
不是玩家姜潛迅速做出判斷
此地是個蛇窩,且“主人”已經發現了他。
蛇憑借蛇信,也就是舌頭捕捉外界信息。雖然隱身衣可以隔絕屏蔽氣味等信息的發散,但在穿衣服的過程中,這條巨蟒一定發現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