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景林沉思片刻:“不知道,可能三到五人吧。但我覺得重點不是人數,而是看我們能不能真正勝任那樣的工作。聽說消防特種救援分隊出任務時常常面臨生死考驗。“
正說著,趙海濤走了過來。他是連隊中體格最為壯實的士兵,有“鐵牛“之稱。“我覺得最終肯定有我一個名額,“他自信滿滿地說,“上周的體能測試我可是第一名。“
“體能好只是基礎,“一個清冷的聲音插入,是連隊的技術能手李文韜,“消防救援需要的是綜合素質,尤其是在壓力下的判斷和決策能力。“
幾人正交談間,集合哨聲響起。士兵們迅速集結到營門口,六輛軍用卡車已經在那里等候。秦淵站在第一輛車前,身旁是他的副手王教官和兩名助教。
“按小組編號上車,一路上保持通訊暢通。預計四十分鐘后到達虎牙山腳下的集結點。“
段景林和岳鳴同屬第三小組,他們與組內其他六名戰友一起登上了第三輛卡車。卡車發動,緩緩駛出營區,向著遠處的虎牙山前進。
虎牙山位于華陽市郊外二十公里處,因主峰上有兩座形如虎牙的尖銳巖石而得名。它不僅地形復雜,還有著豐富的植被覆蓋,是軍事訓練的理想場所。
卡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行。通過車窗,段景林看到東方的天空逐漸泛白,朝霞染紅了遠處的云層。他的心情略顯緊張卻又帶著期待。在入伍前,他曾在山區長大,對山地環境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你知道嗎,“坐在他對面的王磊突然說道,“我聽說消防總隊的特種救援分隊隊長林志強曾經在我們部隊服役過,還是秦教官的戰友。“
這個消息引起了車廂內的關注。岳鳴立刻問道:“真的假的?秦教官從來沒提過啊。“
“千真萬確,“王磊壓低聲音,“我上次整理文件時無意中看到的。他們曾經一起參加過邊境地區的一次緊急救援任務,救出了被困的地質隊員。后來林志強轉業去了消防部門。“
大家交頭接耳,討論著這個信息可能意味著什么。段景林若有所思——如果秦教官和消防總隊隊長是老戰友,那么這次聯合演練背后肯定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四十分鐘后,車隊到達了虎牙山腳下的一片開闊地帶。士兵們迅速下車列隊。秦淵站在隊伍前方,身后是逐漸清晰的虎牙山輪廓。晨光下,山峰的線條棱角分明,密林覆蓋的山坡顯得幽深而神秘。
“集合完畢,報告人數!“秦淵下令。
各小組長迅速清點人數并報告。確認四十二名士兵全部到齊后,秦淵開始布置今天的訓練計劃。
“第一項任務:負重十五公里行軍,路線從這里出發,沿著東側山路上升到海拔800米處的'鷹眼巖'平臺。沿途設有五個檢查點,每個檢查點都有特定任務。全程計時,超過時限者將失去后續參與選拔的資格。“
秦淵指向身旁的電子計時牌:“三小時,這是完成這段行軍的時限。正常情況下,精英士兵可以在兩小時內完成。“
段景林和周圍的戰友們交換了一下眼神——三小時完成十五公里山路行軍,攜帶二十公斤裝備,這個要求相當嚴格,尤其考慮到中途還有任務要完成。
“第一檢查點:急救站,你們需要在那里完成傷員搬運和簡易包扎;第二檢查點:障礙區,通過設置的自然和人工障礙;第三檢查點:射擊場,完成規定的射擊任務;第四檢查點:繩索區,使用繩索越過峽谷;第五檢查點:團隊協作區,需要整個小組協同完成特定任務。“
秦淵的聲音沉穩有力:“記住,這不僅是體能的考驗,更是意志和智慧的較量。在真實的救援環境中,你們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說完,他看了一眼手表:“現在是六點四十五,行軍正式開始的時間是七點。利用這十五分鐘時間做好最后的準備,檢查裝備,補充水分。“
士兵們立刻行動起來,檢查背包、調整裝備、相互幫助確認一切就緒。段景林仔細檢查了自己的裝備,確保每樣物品都安放妥當,不會在行軍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或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