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組結果很快公布:段景林和岳鳴被分在了第二小組,還有張勇、周林和吳克。這是一個相當均衡的組合:段景林擅長高空和山地技能,岳鳴精通水域救援和通訊,張勇經驗豐富且領導力強,周林在搜救和醫療方面有特長,吳克則是力量型選手,適合搬運和破拆任務。
“各小組有十分鐘時間討論戰術和分工,“秦淵宣布,“然后我們出發前往演練現場。記住,這次演練不僅僅是對技能的測試,更是對你們判斷力、決策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考驗。“
第二小組迅速聚在一起,開始討論戰術。張勇作為小組長,主持了討論:“根據情況介紹,我們可能面臨的是一個綜合性救援場景,包括被困在高處的人員、落水人員和受傷人員。我們需要根據各自特長進行分工。“
經過簡短討論,他們確定了初步方案:段景林負責高空救援,岳鳴負責水域救援,周林負責醫療處理,吳克負責力量支援,張勇則負責總體協調和通訊。
“但要記住,這只是初步分工,“張勇強調,“實際情況可能復雜得多。我們需要隨時準備調整角色,互相支援。“
十分鐘后,全隊出發前往演練現場。這是一處位于營區后山約兩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小水庫,周圍是巖石和樹木,地形復雜多變,非常適合進行綜合演練。
到達現場后,各小組被分配到不同的起始點,等待演練開始。第二小組的起始位置是水庫的西側,一處較為平坦的區域。
秦淵通過對講機宣布演練正式開始:“現在是災害發生后的第一小時,你們作為首批抵達的救援人員,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搜尋并救出被困人員。根據初步情報,有多名村民被困,分布在不同位置,情況緊急。各小組請立即行動!“
隨著信號的發出,演練正式開始。第二小組迅速展開行動,首先進行環境偵察和任務分析。
“根據地形看,最危險的區域應該是那個懸崖和水庫交界的地方,“張勇指著約百米外的一處陡峭巖壁,那里有幾個訓練用的人體模型,代表被困人員,“我們需要同時進行高空救援和水域救援。“
大家迅速達成一致,分頭行動:段景林和吳克前往懸崖區域,準備高空救援;岳鳴和周林則沿著水庫邊緣前進,搜尋可能的落水人員;張勇則在中央位置建立指揮點,協調兩組行動。
段景林和吳克很快到達了懸崖底部。抬頭望去,約二十米高的巖壁上有兩個“被困人員“,一個被卡在巖壁中段的一個凹槽中,另一個則在巖壁頂端的一棵樹上,情況相當危險。
“我先上去,“段景林說,開始準備攀爬裝備,“到達頂部后,我會放下繩索,你在
他迅速系好安全帶,檢查裝備,然后開始攀爬。巖壁陡峭但有不少凸起和裂縫,為攀爬提供了支點。段景林動作敏捷而穩健,很快就爬到了中段位置,接近第一個“被困人員“。
“第一個目標接近完成,“他通過對講機向張勇報告,“正在進行固定和轉移。“
與此同時,岳鳴和周林沿著水庫邊緣搜索,很快發現了兩個“落水人員“,一個被困在水中央的一塊巖石上,另一個則漂浮在水面上,模擬失去知覺的狀態。
“發現兩名落水人員,“岳鳴通過對講機報告,“我去救援水中央的,周林負責岸邊的。“
說完,他迅速脫下外層裝備,跳入水中,向巖石游去。水溫不低,但他毫不在意,強勁有力的游姿讓他很快接近了目標。到達巖石后,他仔細評估了“被困人員“的狀態,然后使用標準的救援技術將其固定,準備帶回岸邊。
“水中救援正在進行,“他通過防水對講機向張勇報告,“需要岸邊接應。“
張勇迅速調整部署,指示吳克前往水邊協助岳鳴,同時他自己則向段景林的位置移動,準備協助高空救援。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