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身看向一位消防隊員:“小馬,你來講講當時的情況。“
被叫到的隊員上前一步,他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臉上有一道不太明顯的疤痕。
“當時我和林隊長負責這個區域的搜救,“小馬回憶道,聲音平靜但眼神中透露出當時的緊張,“我們聽到微弱的呼救聲,順著聲音找到了這個位置。但問題是,通往他們的通道已經被火封死了,唯一的路是穿過一條滿是化學品和火焰的走廊。“
他頓了頓,繼續說:“我們穿著防護服,背著氧氣瓶,但在那種環境下,防護裝備只能提供有限的保護。溫度太高了,幾乎能感覺到防護服在融化。但我們不能放棄,因為知道里面有人在等我們。“
小馬指著坍塌的屋頂:“我們找到被困人員后,發現他們的情況很糟糕。一人已經昏迷,一人腿骨折,只有一人還能行動。更糟的是,這時天花板開始搖晃,隨時可能塌陷。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把他們全部救出來。“
林志強接過話題:“在那種情況下,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只能依靠本能和訓練做出反應。小馬背起昏迷的工人,我和另一名隊員扶著腿傷的工人,還能行動的那位工人跟在我們后面。就在我們離開不到三十秒,整個天花板塌了下來,就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樣。“
聽著這些真實的救援故事,新兵們的臉色變得凝重。紙上談兵和真實的生死救援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終于開始理解消防救援工作的殘酷現實。
林志強帶領大家繼續前行,來到了曾經的化工廠主車間。這里的破壞最為嚴重,幾乎無法辨認出原來的樣貌。扭曲的金屬管道交錯在一起,就像一團巨大的金屬麻花。地面上的混凝土被高溫烤裂,露出
“這里是火災的起源點,“林隊長解釋道,“中控室的電路短路引發了初始爆炸,然后火勢迅速蔓延到存放溶劑的區域,造成了連鎖反應。溫度一度高達1200攝氏度,連金屬都被燒得通紅。“
他指向遠處一面幾乎完全燒黑的墻壁:“看到那面墻了嗎?上面有一些淡淡的痕跡,那是工人們逃生時留下的手印和衣物擦過的痕跡。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煙霧中,伸手不見五指,唯一的指引就是記憶中的疏散路線。“
新兵們站在廢墟中,想象著火災發生時的情景:刺耳的警報聲,濃密的黑煙,炙熱的空氣,以及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工人們。那種恐懼和絕望,是無法用語言完全描述的。
“在這次事故中,“林志強的聲音變得沉重,“我們成功救出了被困的十五人。但不幸的是,其中兩人因為傷勢過重,在送醫途中不治身亡。“
他轉向新兵們,眼神堅定:“我告訴你們這些,不是為了嚇唬大家,而是想讓你們明白,消防救援工作不是訓練場上的模擬演練,而是真實的生死考驗。當你們穿上那身制服,就意味著你們隨時可能面對這樣的環境,做出這樣的選擇。“
林隊長環視著所有人,繼續說道:“在我們特種救援分隊,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新隊員必須先參觀災難現場,然后才能開始正式訓練。因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精湛的隊員,更需要能夠在極端環境下保持冷靜、不畏生死的勇士。“
他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得更加嚴肅:“如果現在有人感到害怕,或者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希望你能誠實地面對自己。沒有人會因此看輕你,相反,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是一種勇氣。在救援工作中,盲目的自信比恐懼更危險。“
現場陷入了沉默。新兵們互相看了看,每個人都在思考林隊長的話。段景林感到心跳加速,但不是因為恐懼,而是一種使命感在心中升騰。他看了看岳鳴,發現友人的眼神也同樣堅定。
“我給大家十分鐘時間思考,“林志強說,“如果有人決定退出,可以私下告訴我或者秦教官。沒有人會因此受到任何形式的懲罰或歧視。這完全是個人選擇,而且是一個關乎生命的重要選擇。“
新兵們各自找了地方靜靜思考。段景林走到一處較為開闊的地方,俯瞰著整個廢墟。陽光灑在焦黑的鋼鐵上,反射出一種奇特的光芒,就像是從灰燼中升起的希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