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詳細講解了訓練規則:“你們將分組進入,任務是在充滿煙霧的環境中找到并救出'傷員'——由人體模型代表。訓練過程中,煙霧會嚴重限制能見度,你們需要依靠觸覺、聽覺和專業裝備來定位和前進。記住,始終保持與隊友的聯系,決不單獨行動。“
新兵們穿戴好全套裝備,心情既緊張又興奮。這將是他們第一次體驗接近真實的火場環境,也是對他們意志和技能的全面考驗。
第二小組被安排在第二批進入。等待時,他們通過觀察監控屏幕,看到第一批小組在濃煙中的情況。即使是通過屏幕,也能感受到那種能見度接近于零的環境有多么挑戰。第一批的隊員們行動緩慢,不時碰撞到障礙物,有時甚至迷失方向,需要通過對講機請求指導。
“看起來比想象的還要難,“岳鳴小聲說,臉上流露出一絲擔憂。
段景林點頭:“是啊,沒有視線的情況下,方向感很容易喪失。我們需要更加依靠觸覺和團隊協作。“
張勇作為小組長,迅速制定了應對策略:“我們采用'聯鎖前進'的方式,保持身體接觸,避免走散。遇到岔路或復雜環境時,原地待命,先派一人偵察,確認安全后再整體移動。“
輪到第二小組進入時,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站在“火魔塔“的入口處,段景林深吸一口氣,調整呼吸器,確保一切正常。岳鳴在他身旁,微微點頭示意自己準備好了。
“第二小組,任務開始,“林隊長通過對講機下達指令,“記住,安全第一,團隊協作是關鍵。“
隨著一聲信號,五人魚貫進入煙霧彌漫的建筑內部。剛跨過門檻,世界就變成了一片灰白——濃煙完全遮蔽了視線,能見度不足半米。唯一可見的只有隊友身上設備的反光條和微弱的應急燈光。
段景林按照事先的安排,與岳鳴保持身體接觸,緩慢前行。建筑內部的噪音、熱氣和受限的呼吸,都讓這次體驗異常真實而緊張。他們必須彎腰行走,一手扶墻,一手觸摸前方,確保不會撞到障礙物或錯過可能的“傷員“。
“左轉,應該是走廊,“張勇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來,帶著些許電流聲,“按計劃搜索每個房間。“
小組成員緊密配合,兩人一組,依次檢查走廊兩側的房間。這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每個動作都因為笨重的裝備和零視野而變得異常困難。
突然,段景林的手觸碰到了一個柔軟的物體。“發現疑似傷員,“他立即通過對講機報告,“在走廊盡頭的房間內。“
岳鳴迅速靠過來,一起確認這確實是一個人體模型,模擬的是一名昏迷的傷員。按照之前學習的救援程序,他們迅速評估“傷員“狀況,然后商量轉移方案。
“傷員體重約70公斤,需要兩人搬運,“段景林報告道,“請求支援。“
張勇和周林很快加入,四人合力將“傷員“安全固定在擔架上,準備撤離。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警報聲響起,建筑內的溫度似乎也在上升。
“情況升級,“林隊長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來,“模擬二次爆炸情況,請立即撤離。“
這一突發狀況打亂了原計劃,小組必須在更加危險的環境中完成撤離。濃煙更加肆虐,能見度降至幾乎為零,建筑內的噪音也變得震耳欲聾,干擾著通訊。
“保持冷靜,跟著我,“張勇堅定的聲音傳來,“段景林和岳鳴前方引路,吳克斷后,我和周林負責擔架。“
五人加快步伐,但在濃煙和噪音中,方向感很容易喪失。幾次轉彎后,段景林意識到他們可能已經偏離了來時的路線。
“停下,“他通過對講機說,“我認為我們走錯了方向。“
小組停下腳步,張勇迅速評估情況:“確認位置。周林,你還記得我們剛才的轉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