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訓練科目是障礙跑,“秦淵站在隊伍前方宣布,“全程800米,包含12個不同類型的障礙。“
他指著訓練場地的標識牌繼續說道:“起點在這里,終點在山坡上的那面紅旗處。每個人必須依次通過所有障礙,不允許繞行或跳過。“
李鋼觀察著訓練路線,心中暗暗計算著時間和體力分配。800米的距離雖然不長,但加上12個障礙,難度會成倍增加。
“評分標準是這樣的,“秦淵拿出一張表格,“15分鐘內完成為優秀,18分鐘內為良好,20分鐘內為及格。超過20分鐘的,需要重新訓練。“
陳飛快速估算了一下:“800米加12個障礙,15分鐘確實是個挑戰。這意味著在克服障礙的同時,還要保持相當快的移動速度。“
“第一個障礙是三米攀爬墻,“秦淵開始詳細介紹,“這里考驗的是上肢力量和協調性。“
攀爬墻是一面垂直的木制墻體,高度剛好三米,上面沒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凸起,只能純粹依靠手臂力量和技巧。
“第二個是十米匍匐網,高度只有60厘米,“秦淵繼續介紹,“這里考驗的是身體的靈活性和耐力。“
匍匐網是用鐵絲網搭建的低矮通道,士兵必須完全貼地爬行通過,不能碰到上方的鐵絲。
“第三個是壕溝跳躍,寬度兩米,深度兩米,“秦淵指著一個人工挖掘的壕溝,“這里考驗的是腿部爆發力和判斷力。“
壕溝看起來并不復雜,但兩米的跨度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更何況還要在高速奔跑中完成跳躍。
接下來的障礙還包括獨木橋、輪胎跑、繩索攀爬、翻越障礙、鉆管通過等等,每一個都有其特定的技術要求和體能考驗。
“最后一個障礙是綜合障礙,“秦淵指著終點附近一個復雜的設施,“這里需要綜合運用前面所有的技能,包括攀爬、跳躍、匍匐、平衡等等。“
綜合障礙看起來像一個巨大的立體迷宮,由各種不同高度和形狀的障礙組合而成,需要士兵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有良好的移動能力。
“現在大家有十分鐘時間熟悉路線,“秦淵看了看手表,“然后我們開始正式訓練。“
新兵們立即分散開來,仔細觀察每個障礙的具體要求。岳鳴走到攀爬墻前,試著用手摸了摸墻面,感受粗糙度和可能的借力點。
段景林則更加系統,他從頭到尾走了一遍全程,在心中規劃著每個障礙的通過策略和整體的節奏控制。
特種兵們也在認真準備。雖然他們對障礙訓練并不陌生,但每個訓練場的設施都有其特點,需要針對性的適應。
“班長,你覺得這個難度怎么樣?“王磊問李鋼。
“難度不小,“李鋼分析著,“特別是這個綜合障礙,看起來很復雜。不過我們應該沒問題,畢竟這是我們的強項。“
陳飛在測試匍匐網的高度:“這個高度設置得很巧妙,必須完全貼地才能通過,對腰腹力量要求很高。“
趙強則在研究壕溝的寬度和深度:“兩米寬,需要相當的助跑距離才能安全跳過。“
十分鐘很快過去,正式訓練開始。按照慣例,依然是新兵先進行,特種兵觀摩。
第一個出場的是岳鳴。他深吸一口氣,做了幾個熱身動作,然后站到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