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教官,“段景林點頭,“我們一定服從您的指揮。“
“那我們什么時候出發?需要準備什么?“岳鳴問道。
“明天下午的飛機,和李建華同一班,“秦淵回答,“現在去準備護照和簽證,我已經安排人在加急辦理。另外,準備一些便裝,我們要以游客的身份出現。“
“武器裝備呢?“段景林問道。
“不能攜帶任何武器出國,到了那邊再想辦法,“秦淵解釋,“所以這次任務更多的是要靠我們的經驗和技巧。“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三人開始緊張地準備出國事宜。護照和簽證通過特殊渠道加急辦理,便裝和日用品也迅速準備就緒。
傍晚時分,秦淵收到了王建國的電話:“簽證辦下來了,明天上午就能拿到。另外,我通過外交渠道聯系了烏拉國的警方,但他們的回復比較官方,說會在職責范圍內提供必要協助。“
“我明白,看來主要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秦淵回應。
“秦淵,我必須再次提醒你,這次行動的風險很大,“王建國嚴肅地說道,“如果情況不對,立即撤離,不要勉強。“
“我會注意的,“秦淵保證道。
當天晚上,秦淵、岳鳴、段景林三人在辦公室里進行了最后的任務討論。
“我們在烏拉國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這會是很大的障礙,“秦淵分析著可能遇到的困難,“所以我們必須保持低調,不能暴露真實身份。“
“教官,萬一真的遇到雨小明,我們應該怎么辦?“岳鳴問道。
“首先確保李建華的安全,其次想辦法控制雨小明,“秦淵回答,“但記住,我們在國外沒有執法權,所以不能采用過激的手段。“
“如果他要逃跑呢?“段景林問道。
“那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他逃走,然后想其他辦法,“秦淵無奈地說道,“這就是在國外執行任務的局限性。“
“教官,您覺得我們這次能成功嗎?“岳鳴問道。
“只要我們小心謹慎,團結協作,就一定能夠完成任務,“秦淵回答,但心中其實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經過八個小時的飛行,秦淵一行三人終于抵達了烏拉國的首都明斯克機場。走出艙門的那一刻,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帶著異域風情的冷空氣。烏拉國位于東歐,即使是夏季,這里的氣溫也比華國要低一些,特別是夜晚,更是涼意陣陣。
機場并不大,但設施還算現代化。到處都能看到西里爾字母的標識,對于不懂俄語的華國人來說,這些文字就像天書一樣難以理解。好在機場的工作人員大多會說英語,這為他們的入境提供了一些便利。
“教官,這里的文字我們一個都不認識,“岳鳴小聲說道,看著周圍陌生的環境,眼中帶著些許緊張和興奮。
“沒關系,我們主要是跟著李建華行動,“秦淵回答,同時四處觀察著,尋找李建華的身影。
在入境大廳里,他們很快就看到了李建華。這個中年商人拖著一個巨大的行李箱,穿著一身昂貴的西裝,在人群中顯得格外顯眼。他正在排隊辦理入境手續,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完全沒有一個面臨生命威脅的人應有的緊張感。
“他看起來一點都不擔心啊,“段景林觀察著李建華的表情,“反而像是來度假的。“
“也許在他心里,真的只是把這當成一次普通的商務旅行,“秦淵分析道,“或者他根本不相信雨小明會對他下手。“
三人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在李建華辦理完入境手續后,他們也順利通過了海關檢查。烏拉國對華國游客的簽證政策相對寬松,加上他們準備的旅游材料很充分,所以整個過程沒有遇到什么麻煩。
出了機場,明斯克的夜景展現在他們眼前。這是一座典型的東歐城市,既有蘇聯時期留下的宏偉建筑,也有現代化的商業區。街道很寬闊,路燈照明良好,但人流相對稀少,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
李建華在機場外叫了一輛出租車,秦淵他們也立即跟著叫了另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