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確實很短,但你們的進步很大,“李少校評價道,“你們都已經達到了獨立操作的水平,有些方面甚至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謝謝教官的指導,“岳鳴代表大家表達感謝。
“特別是岳鳴,你的天賦很高,對無人機技術的理解很深刻,“李少校特別夸獎,“如果有機會,歡迎你們經常來交流學習。“
“我們也舍不得離開這里,“陳海真誠地說道,“這三個月學到了很多東西。“
“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李少校提醒道,“回到部隊后要多練習,保持技術水平。“
“我們會的,但問題是我們新兵連沒有無人機設備,“李明有些擔心地說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李少校思考著,“無人機技術需要經常練習才能保持熟練度,如果長時間不操作,技術會退化。“
“我們回去后會向教官匯報情況,看能否申請一些設備,“張強說道。
當天下午,五個人開始整理行裝,準備返回新兵連。三個月的學習生涯即將結束,但他們都覺得收獲滿滿。
“這三個月過得太充實了,“岳鳴一邊收拾東西一邊說道,“每天從早到晚都在學習和訓練,雖然累但很有意義。“
“是啊,而且學到的都是最先進的技術,“段景林贊同,“感覺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很多。“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回去后沒有設備練習,“陳海表達了共同的憂慮,“如果長時間不操作,肯定會生疏。“
“我們可以先向秦教官匯報情況,看他有沒有辦法,“李明建議。
“秦教官那么關心我們的發展,說不定真的能想到辦法,“張強對教官很有信心。
第二天上午,五個人告別了空軍無人機訓練基地的教官和同學們,乘坐軍車返回華南軍區新兵連。
車窗外的風景飛快地后退著,三個月前他們帶著忐忑的心情離開,現在帶著滿滿的收獲回來。
“真想快點見到秦教官,把我們的學習成果展示給他看,“岳鳴興奮地說道。
“他一定會很高興的,“段景林預測,“畢竟是他為我們爭取的學習機會。“
中午時分,車輛駛進了熟悉的軍營大門。看到新兵連的營區,五個人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秦淵已經在訓練場等候他們了,看到五個學生安全歸來,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怎么樣,三個月的學習有收獲嗎?“秦淵關心地詢問。
“收獲很大,教官,“岳鳴興奮地回答,“我們不僅學會了操作各種無人機,還掌握了戰術運用的技巧。“
“具體都學了什么?“秦淵感興趣地詢問詳情。
“偵察監視、精確打擊、電子對抗、技術保障等等,“段景林詳細介紹,“基本上涵蓋了無人機的所有應用領域。“
“而且我們都通過了結業考試,獲得了無人機操作資格證書,“陳海自豪地展示著證書。
秦淵接過證書仔細看了看,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