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主殿,坤寧殿。
“吾兒你說什么陛下真的要給老六封王了”
往日里舉止雍容的皇后張氏驟然聽聞這樣的消息也不禁按耐不住心中的吃驚從而驚呼出聲。
“母后”
坐在左下首的青年聽到母親驟然提高的音量,不禁眉頭一皺,沉聲提醒了一句。
“哦哦,是母后的錯,是母后的錯,母后只是實在太震驚了。
老六今年才剛剛十五,按照我們大宋的規矩,皇子十八成年,最快封王的時間也要差不多二十左右,今次陛下怎突然提出要給老六封王了這不符合常理啊”
張皇后明白自己的音量太高了,趕忙降低了自己的音量,揮手將身邊侍候的宮女全都揮退后,這才疑惑問道。
青年輕輕端起手中茶杯,優雅的輕飲了一口潤了潤有些干澀的嗓子后,這才緩緩解釋道“這都是老四跟老五干的好事。”
“怎么說”
張皇后迫不及待的詢問道。
青年回憶起今日早朝發生的事,眼睛瞇了瞇,隨即才道“今日早朝,各部尚書匯報完諸事后,投于四弟麾下的禮部尚書易昌林卻突然提出要讓還未成年的六弟就藩。
而其給出的理由卻是五十年前剛歸附我朝的云州郡似有不穩,其又遠在北疆,朝廷控制力不足。
正好皇室內六弟就快成年,讓一位藩王于云州郡就藩,能夠為大宋穩住北境新地。
其實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借口罷了,云州郡自歸附以來,朝廷對其的掌控力雖然一直不強,但也甚少出什么亂子,更別提不穩了,易昌林這樣說擺明了是想趁著老六還未成年,還沒有自己的勢力,提早將老六淘汰出局。
老六母妃早逝,外家又已沒落,雖然就算成年也沒法掀起什么風浪,但畢竟有著皇子的名分在。
為防老六成為老四以后的對手,所以老四先下手為強讓其快速就藩,離開汴京。”
再度端起茶盞呡了口,太子趙明才繼續道“易昌林這提議一出,正合各方心意,老五那邊的人迅速附議,其他投靠了各皇子的大臣也全都贊同,很快該提議就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認同。
父皇也沒有反對,于是老六就藩一事就這樣定下了。”
聽完兒子的敘述,皇后卻也露出了笑容“吾兒,這樣也好,本來有著老四老五這兩個狼子野心的玩意覬覦著你的位置就夠讓母后心煩的了,如今既然有機會先把老六淘汰出去倒也是件好事”
趙俊雖然是張皇后撫養長大的,但這別人的孩子哪里有自己親生的親,自己兒子可是太子,其他的皇子對于自己兒子來說那全都是隱藏的競爭對手,能解決一個就要解決一個,只有這樣自己兒子才能順順當當的登上那個位置,自己才能順利從皇后升級成皇太后
對于母親興奮的模樣,趙明沒有多說什么,默默的喝著茶,半響才悠悠道
“雖然老六就藩是件好事,但其就藩所要準備的一應事物母后萬不可短缺了。
老六畢竟是母后撫養長大的,母后身為嫡母應展現自身身為嫡母的寬容慈愛,一應物事非但不能少,還應盡量往豐厚了準備,這樣可以讓朝臣無從置喙。”
皇后正因老六的出局帶著滿臉的笑容,聽了兒子的話趕忙收斂面上神情,恢復雍容華貴的姿態后應承道“皇兒放心,此事母后省的,定不會讓外人說的出閑話來,你就放心好了”
“嗯,如此便好。”
趙明微微頷首,隨即放下茶盞起身道“好了,該說的也都說了,既如此,孩兒宮里還有些事要處理,便先離開了,明日再來給母后請安。”
說罷,趙明便直接起身,頭也不回的向殿外走去。
張皇后見了不由出聲挽留“吾兒,不若陪母后用了膳再走”
太子趙明頭也沒回,擺了擺手平淡的聲音傳回“下次。”
見此,張皇后吶吶的張了張嘴,卻是再說不出挽留的話來。
自從自己這個兒子成年以后,不知為何,她總感覺兒子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與自己也沒那么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