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流逝永遠是一件讓人無法挽回的事情。
云州郡的冬天很冷,也遠比關內要長。
但時間卻已經來到了一年的最后幾天。
入冬以來飛云商行和李家的爭斗,也隨著時間而漸漸平息。
煤炭爐子和煤炭棉衣套等悄然間在李家的鋪子開始出售。
而飛云商行的店鋪卻出售起一種讓一眾牧民都驚喜莫名的物資。
茶
來自關內雨水豐沛地區的龍井、云中雀、天涯海等上等名茶不說,這些也是一般牧民們買不起的。
最讓牧民們驚喜的還是店鋪內大批量出售的茶磚,價格不高,量大管飽。
一只羊可以換上一整塊茶磚,省著點喝夠一家人一個月的用度了。
這茶磚啊其實也就是茶葉渣子制成磚狀,若是放在關內啊,就連街邊的茶鋪都不會出售用這種茶泡的水,那是要被客人砸攤子的。
但是在云州郡,或者說對于草原地帶來說,就這
就已經是買都買不到的好東西了。
由于云州郡以及邊境的其他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牧民們大多時候都是以乳制品及肉類作為主食的。
而這便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會非常的油膩,且牧民們也因為飲食的單一極度缺少一些必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此一來,時間一長就會由此導致生各種病,每年草原上因此而死的人可不少。
而茶不僅可以解膩,還正好可以補足缺少的這些維生素及微量元素。
草原上有一句話。
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
然現實情況卻是,茶葉的稀缺性在草原上是極其嚴重的。
云州郡歸附大宋后,朝廷就向商人們下發了云州郡的茶引。
不過卻定了一定的數量,按計劃來說是足夠云州郡地區的百姓們所用的了。
但在實際過程中這些到達云州郡的茶葉大部分都進去到了部落上層人物手中,更有甚者在四大家族的運作下去往了更北方。
這也就導致了云州郡本地依舊極度缺茶。
飛云商行的鋪子在第一天開始賣茶磚的時候就被直接爆滿了
牧民們生怕數量有限,家里富裕的更是推著車想要一車一車的往家里買,那牽來的牛羊一眼都看不到頭。
雖然說飛云商行的存貨夠多,但也禁不住這樣搶夠,運送過來云州郡也是需要時間的好吧。
所以為了能讓大部分牧民都買到茶磚,飛云商行實行了限購政策。
以戶籍證明為憑,每張戶籍證明只能購買一塊一斤重的茶磚,卻不限茶磚品級。
限購令一出,那些家里富裕的牧民自然是大失所望,然而其他大部分普通牧民卻是欣喜若狂,趕忙回家把一家人的戶籍證明都帶了。
爭先恐后的開始購買茶磚,家里富裕的呢就買那些好茶做的茶磚,家里不富裕的就買最普通的茶渣做的茶磚。
每個人都很滿意,至于那些收到消息的大部落首領們則直接讓手下揣著大把的金銀過來直接把最好的茶葉給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