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頭這里發生的事并不是個例,此時在整個遼北郡所有被當地官府“賣”出去的流民群體中都大相徑庭的發生了差不多的事。
但是隨著護衛軍的果斷處置,所有流民隊伍最后都還是穩定了下來,在護衛軍們帶去的糧食支援下大多人都安然抵達了遼云關隘,剩余那些沒到達的是因為類似于傷病或者意外等導致了減員,對于這種情況,護衛軍也只能徒之奈何。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在如今的遼北郡,這樣的場景不再是只存在于詩文中的描述,而是真真實實的出現在了現實中的場景。
各自流民隊伍一路前行,這樣的景象讓所有人無言沉默,他們早已看慣,或許他們還算是幸運。
看看隊伍周圍騎著戰馬游弋的護衛軍,至少如今的他們還能有一口飯吃,不至于現在就成為那路邊隨處可見的無名白骨,被吃過人肉紅著眼睛的野狗所啃食,更有甚者,啃食人肉的或許不僅僅是那些野外的動物。
前路為何他們不知道,去了云州郡后會面對怎樣的生活,他們也不知道。
他們只知道,依照目前的情如果他們不跟著繼續走,那他們就沒有以后。
流民們漸漸在遼云關隘匯集,在護衛軍的努力下,這次能夠到來遼云關隘的百姓比以往都要多得多,這讓守將李威都不禁嚇了一大跳,粗略估計,下面的人群中恐怕有著將近五六十萬人。
這么多的人口,就這樣把他們放出關外,縱使是李威已經得到了圣上的準許,他的心底也不由的打起了鼓。
說到底他也只是個守關的守將,品級不過五品,看著好像不小了,但也不過是個中層的官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把這么多百姓給放出去了,萬一日后出了點啥事兒,朝堂里的那些大老爺指定會把責任往自己頭上推。
但是不放吧,圣上又給過旨意了,也不行。
“唉”
李威嘆了口氣,為人臣子者,當聽令行事,縱是真出了事他又能如何
沒有再糾結這點,在底下的再三請示后,李威還是揮了揮手讓手下開了關門。
五六十萬百姓順著大開的關門蜂擁而出,來到了云州郡的土地上,向著云州城的方向緩緩而去,就仿佛是黑壓壓的螞蟻群一般一眼望不到邊際。
站在關隘城墻上,李威瞇著眼看著護衛在百姓周圍,正騎著馬來回游弋的黑甲護衛軍,觀看良久,不由感嘆“當真是精銳甲騎,也不知這等甲騎云王麾下有多少”
作為一名將領,他自然能看得出,這只自稱為云王護衛隊的藩王衛隊騎兵可不是一般的騎兵。
愛的不說,就說那覆蓋全身的黑甲,還有騎兵們那嫻熟的騎術,以及那在各級指揮官命令下有序變換陣型的動作,就能看的出這絕對是一只精銳騎兵。
而且從這些騎兵渾身散發的氣勢來看,曾經在西北參與過對陣匈奴的李威能夠看的出,這只騎兵絕對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那股子兇悍的氣勢,練是練不出來的。
沒有親手殺過人,怎么也練不出這種氣勢。
李威開始思索起來,云州郡哪里能夠有戰斗可以讓云王練出這等強兵
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李威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暗暗猜測道“莫非是草原上的韃靼人又不老實了”
這可不是個好消息啊
如今大宋東南面臨著倭寇的侵襲,西南還有土司在作亂,日常造反,再加上西北的匈奴人時不時就跑進來搶劫殺人,大宋三面開戰,每年大筆的軍費投進去都有些不夠。
萬一這東北再來個韃靼人,那大宋可就真的要四面開戰了,能不能頂的住都是個問題。
問題來了,如果是韃靼人有了小心思,那這幾年也沒有聽到云州郡的求援信息啊
難不成有想法的韃靼人全都被云王給擋下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