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便自顧自的看起了消息。
當看到王策之在衙門外的一處普通酒樓落了腳后,趙俊眼珠子一轉便有了主意。
翌日
清晨。
云州郡的衙門辦公時間定的是卯時四刻后。
而王策之卻早已養出了早起的習慣。
洗漱過后,看時間還早,便決定下去吃個早餐。
昨天入住的時候他就看過了,這家店早上是有早點的售賣的,倒也不用跑到外面去了。
來到一樓大堂,店內已經陸陸續續涌進了不少的客人。
隨著云州郡的發展,整個云州郡的節奏也變的很快,大多數居住在城內的百姓都已經不在自己家吃早飯了。
為了省時間,早上這一頓大多都是在外面吃。
再加上云州郡如今的吃食也并不貴,所以大多數百姓都已經習慣了在外面吃早餐。
由于有著南里郡和沃野郡的大批糧食輸入,原本云州郡十文一斤的糧食現在已經降到了五文。
這讓云州郡的整體食物價格都進行了降價。
百姓在吃這一方面的消費都變得小了,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原本十文錢一個的大白饅頭如今卻能買倆了
若是有肉餡的包子會貴些,卻也比之前便宜多了,原先二十文錢一個的大肉包子此刻卻只需要十文文。
可能會有人覺得貴,但又沒有一種可能,云州郡的包子都相當于正常成年人的拳頭三倍大,是貨真價值的大肉包子,真材實料那種
一個青壯只要吃了一個,就能飽肚一個早上
當然普通百姓是不敢這樣吃的,什么樣的百姓人家也禁不住這么吃,大多數百姓吃的依舊是最普通的粗糧餅子,原先的價格是三文一個,現在三文能買倆。
粗糧面的肉包子也僅需要五文錢就能消費。
兩個粗糧餅子花上三文錢解決早上這一頓才是大多數百姓正常的花費。
白面饅頭那些雖然以云州郡百姓們的消費能力已經可以消費的起了,但因為習慣原因,大部分百姓都還只在過節期間才會買上幾斤。
但即便是這樣也已經讓百姓們很滿足了,要是在關內,那粗糧的價格都快能讓他們買白面了,如今的生活不知比從前好上多少了。
大家都很滿足。
王策之是南陽人,口味偏好面食,來到樓下喚來店小二,點了兩張油餅加上一大碗胡辣湯,一共也才花了不到十文錢
油餅兩文一張,人腦袋大
胡辣湯直接就是海碗,幾乎與油餅等大,一碗不過四文錢
一頓早餐合計八文錢,縱使是王策之這種軍中出身的大肚漢都能吃的飽飽的。
劃算的很
正當王策之一口油餅一口胡辣湯吃的正歡之際,忽然他這桌坐下了兩人。
兩人看樣子都是二十來歲的模樣,都是做商賈打扮,一人著月白色長袍,一人著黑色。
剛一坐下,便見那應是主事的白色長袍青年便向王策之拱了拱手道“兄臺店內餐位緊張,不知可否同拼一座,行個方便”
王策之聞言抬頭望了望,這才發現不知什么時候起,店里已經坐滿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