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放笑著點頭道
“這是自然,不僅是咱忽而縣,就是在整個南里郡、沃野郡、約爾郡亦或者本都那邊都是這樣,不會有什么淋尖踢斛發生了。
王爺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出現”
這時又一個村民走上前問道“也就是說只要是在云王冕下麾下,就沒有這種事發生”
蕭放點頭“沒錯”
村民們互相看了看,緊接著再次齊齊落淚,這一次卻是因為開心而落淚。
征糧的工作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百姓們一個個的前來稱糧稱重。
這一次,在沒了什么糧食要倒冒尖,再也沒了什么踢斛斗。
糧食只要平斛就行。
忽而縣的衙役們用行動展現出了他們跟關內那些,跟官員們狼狽為奸的衙役們不同的地方。
收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評。
“陳二狗家,有田二十畝
畝產二百四十斤,應繳納糧稅九成,該繳納糧食共計四千三百二十斤
今已交納糧食四百三十二斛,稱重四千三百二十斤,已核對無誤,春稅已交齊
下一個”
“張麻子家,有田三十畝
畝產二百四十三斤,應繳納糧稅九成,該繳納糧食共計六千五百六十一斤
今已交納糧食六百五十六余斛,稱重六千五百六十一斤,已核對無誤,春稅已交齊
下一個”
“張和順家,有田五十畝
畝產二百七十斤,應繳納糧稅九成,該繳納糧食共計一萬兩千一百五十斤
今已交納糧食一千兩百一十五斛,稱重一萬兩千一百五十斤,已核對無誤,春稅已交齊
下一個”
村民們一個個上千,將自家該交的糧食都交了上去,得了糧稅交齊的文書后便開心的回去了。
當然,大部分的百姓還都帶了很多糧食回去。
這都是他們以為還要淋尖踢斛所以特意多帶過來的。
如今是不用淋尖踢斛了,便也可以帶回去了。
不知道為什么,村民們對于因為不用淋尖踢斛而帶回去的糧食有一種白撿的感覺。
也是有趣極了。
而在糧食繳納過程中,衙役們都會大聲報出繳納糧食人員所繳納糧食的數量。
其中張大爺家交的糧稅格外引人注目。
首先是他家有三個半大小子,所以當初分地的時候就分了五十畝地。
這還不算什么,村里家里人口更多的都有。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們田地的畝產
居然高達二百七十斤一畝地
五十畝地,居然給他們產了近
一萬三千多斤的糧食
這是何等的概念,怕是以前關內的小地主一年的收入也就差不多這樣吧。
當衙役將數據喊出來后,三個好大兒已經過來的張大爺更是得意的沖著四方拱著手,一派得意模樣。
直看的其他百姓是既羨慕又生氣,恨不得立刻上去好好打一頓這個嘚瑟的家伙,看他還敢不敢這么囂張。
豐收村的人口并不多,二百多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