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郡。
每月例行會議上。
范征正大聲的匯報著關于茶酒馬兩項貿易目前的情況。
“王爺,自五月下旬我們開始跟草原上的那些中型和小型韃靼部落以烈酒和茶磚進行交易換取戰馬開始,到本月中旬為止我們已經總計消耗糧食九十萬石從關內購回了近五百萬斤濁酒和七百萬斤的茶磚。
目前用濁酒蒸餾出來的烈酒足有一百萬斤,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兩萬匹戰馬的收益。
其余的剩余濁酒正在不斷蒸餾中,預計本月下旬能夠全部蒸餾完畢,還能制出五十萬斤的烈酒,預計可再換得一萬匹戰馬。
可目前我們已經在關內購買不到濁酒了,市面上近乎于七成的濁酒都已經被我們收購走再繼續收購極意引發關注,所以下官已經停止了從關內收購濁酒的貿易。
而以酒換馬之事,最終預計能為我云州郡換回三萬匹戰馬。
而剩下的十三萬匹戰馬的缺額下官決定以茶馬貿易獲取。
與戰馬不同,茶馬貿易有著酒馬貿易所不具備的優勢。
首先是可持續性和需求性。
酒并不是不能取代的,但是茶葉在韃靼部落中卻是必須品,幾乎每天都有在消耗,這項貿易下官預計可以做成長期貿易,哪怕在戰后也能為我云州郡帶來大量的收益。
而且茶馬貿易的供應要遠比濁酒要充足的多,由于關內缺糧的關系,每年能夠出產的酒水是有限的,數量也不會太大。
一年七百萬斤酒已經是關內濁酒的極限了,再多的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糧食去釀造,朝廷也嚴令禁止這種行為。
我們預計每年能從關內獲得的濁酒數量也就在四五百萬斤左右,若要擴大濁酒產量只能等我們云州郡本土的酒場釀造出來第一批酒才行,這是短期內無法達成的。
而茶馬貿易中的茶葉供應量卻無比充足,北方的茶葉較少,但是在南方,尤其是東南四郡等地,茶葉是屬于廣泛種植的經濟作物,有著龐大的產量。
而我們所需的不過就是普通茶葉制作好后剩余的殘次品做成的茶磚,這在關內是沒什么銷量的,除了西北的那幾家做邊境貿易的大商家外便沒人再需要這東西。
我們可以大量的進行收購,且價格低廉。
十斤糧食便可以為我們換來一斤重的一塊茶磚。
所以下官根據目前的情況已經請飛云商行那邊的正在不斷的收購著這些茶磚,并且將之傾銷向那些中型和小型的韃靼部落。
而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銷量甚好,且在節節攀升中。
如今我們已經往這些韃靼部落中銷售了足足五百萬茶磚,為我們云州郡換回來了近五萬匹戰馬
但如今為止,茶酒馬貿易已經總計為我云州郡換回七萬匹戰馬,剩余的九萬匹戰馬的缺額預計本月月底能夠全部補齊。”
講完以上匯報后,范征本人長長的舒了一大口氣,天知道這段時間他肩膀上的壓力有多大,這可是足足十六萬匹戰馬的缺額。
不是十六匹,不是一百六十匹,而是整整十六萬匹啊
還得是戰馬
這若是換了朝廷來,沒個六七年的功夫根本就湊齊不到,這還是在錢糧充足的情況下。
而以朝廷目前的情況來看,朝廷想要湊足這么一筆錢糧簡直就是在癡人說夢
朝廷不說拿不出這筆銀子,就算拿出來了,朝廷這么大的目標草原上根本不可能將戰馬賣出去。
而他們云州郡則不同,首先是目標小,目前為止,在這片土地上還沒人認為他們云州郡是什么大地方,也沒人會把云州郡放在眼里。
這也就導致了云州郡做些什么動作會更加的隱秘,更加的不引人注意。
也就更加的方便。
再加上身毒三郡產出的大量糧食和云州郡一直持續的戰時制度,導致云州郡根本就不缺錢糧,有足夠多的錢糧去完成自己的目的。
再加上王爺的全力支持。
這才能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完成這樣一項大動作。
可以說是天時地利加上了人合,這其中哪怕少了一項都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完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