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底金邊的旗幟在秋風中迎風飄揚,旗幟中心的橘紅色祥云圖案隨風擺動。
這便是云麾軍的軍旗
就在這時,提前安排好的軍樂手忽然開始奏起了云風無衣曲。
這曲子來創作自周朝的秦國,是收錄在詩經中的一首秦國經典戰歌。
這戰歌大意充滿了激昂慷慨和同仇敵愾的立意,表現了秦國軍民團結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氣和樂觀精神。
全詩風格矯健爽朗,采用了重章疊唱的形式,抒寫將士們在大敵當前、兵臨城下之際,以大局為重,與周王室保持一致,一聽“王于興師”,磨刀擦槍,舞戈揮戟,奔赴前線共同殺敵的英雄主義氣概和愛國主義精神
這自然不是這里本土就有的,而是之前丁鴻光來找趙俊,說是一只軍隊應當有屬于自己的戰歌,他卻又不知道該以現在大宋的那首戰歌做為云州郡的戰歌為好。
于是便來找了趙俊,希望趙俊能幫他選選。
趙俊一聽,這哪里還需要選啊
我當即給你抄咳咳,創做兩手不就是了
反正現在也不可能有人跳出來說自己抄襲,那無名氏總不能隔著世界來告自己吧
所以這大宋的秦風無衣就是自己創的,當然拿到了這里自然就不能叫做秦風無衣了,萬一別人問他這個秦是哪里
他怎么回答
所以順理成章的,秦風無衣就變成了云風無衣
而另外一首曲子就是前世只比秦風無衣差了一點點的秦王破陣曲
這個也是一首經典,更有趣的是這兩首前世經典的軍隊戰曲居然全都帶個秦,讓趙俊不由感嘆,只要帶秦的都不是啥簡單角色啊
他突然想起了某位門房大爺
趕忙搖搖頭將亂七八糟的念頭甩出去。
趙俊將兩首抄咳咳創做出來曲子給了丁鴻光,一首云風無衣,一手云王破陣曲。
秦風無衣都改了,這親王破陣曲自然也要進行本土化。
于是云王破陣曲就應運而生。
丁鴻光說白了就是個粗人,雖然認字但你讓他有什么音樂素養無意就是癡人說夢了,這云風、無衣的詞他是極其喜歡的,可以看出來寫的極好,作為一個軍人自是極愛。
但兩首曲子的曲他卻不甚明白。
趙俊見他這不識貨的樣子,當即便讓王懷恩曲找了一班子的樂人。
云州郡治下百萬宋人,自是能尋出一班子樂人。
不到半日功夫就尋來了,更是在趙俊的命令下將云州郡的中上層官員都給請了過來,還有一桿子中高層武將也是。
于是,就在會議廳中,一次別來生面的音樂會開始了。
樂人們既然從事這個職業,自然是有著極高的音樂素養的,當看到兩首軍樂譜子的第一時間,就被其展現出來的氣勢磅礴跟大氣恢宏給震驚了,尤其是云王破陣樂,在他問看起來,這更像是一種國家級別的宮廷樂曲。
而云風無衣則是典型的軍歌,無論是曲子還是歌詞放在軍中都是極其恰當的。
在得到譜子后的第一時間,這群樂師就仿佛著了魔一樣,拼命的學習了起來當得知下午就要表演的時候他們是極其不滿的。
在他們看來,想這樣的曲子只有當他們完全吃透,再在一個盛大的舞臺上表演才對的起這么好的一首曲子。
如今時間這么緊迫,這簡直就是去這兩首曲子的不尊重。
但是云王有令,不得不從。
一干樂師緊急學習了一番,最后在云州郡眾多高層的面前將兩首曲子演奏除了六七成的神韻。
這已經是他們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做出的極限了,這樣好的兩首曲子,沒有經過長久的排練,這樣趕鴨子上架,也得虧他們的音樂素養高,不然極易釀成演出事故。
所幸一切順利還是將兩首曲子演了出來,只是對兩首曲子的表現力不是很滿意,暗暗下定決心等之后一定要好好在吃透一番,下一次登場定要將這兩首絕世曲子給完整的演奏出來。
對于他們這些專業的來說,這曲子自然是沒有演好的,但是對于一干非專業的中高級官員和將領們來說,云風無衣和云王破陣樂所帶給他們的震撼是極其讓他們震驚的
就是之前最先看到曲譜的丁鴻光也極其的震驚。
這兩首他看起來平平無奇,也就秦風無衣的詞寫的還好的曲子,演奏起來居然那么的震撼人心
所有人都被這兩首曲子給折服了,一方面對王爺感到敬佩,王爺居然還有這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