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車中眾人才發現,里面竟然已經坐了兩人。
一個老者和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女童,看樣子是爺孫兩個。
見眾人進來,老者明顯是有些局促了。
因為趙俊一行雖然穿的只是普通的長衫,但眾人常年身居高位,自然而然的便有一股子與常人不一樣的氣勢。
看上去就不像是一般人。
李義等幾人沒有注意到這爺孫兩人的異樣,但趙俊卻注意到了。
當即沖著老爺子溫和笑了笑道“老爺子不必緊張,我等不過都是些普通學子而已。
剛剛從學堂出來,想著去東街逛逛。”
看著趙俊那溫和的笑容,聽著他給出的解釋,老者的神情明顯放松了不少,露出了笑臉道“原來是些小相公們,小老兒爺孫兩人失禮了,竟有幸跟諸位小相公同乘一車,當真是幸運啊”
趙俊搖搖頭笑著道“當不得相公之稱,我等學識尚還淺薄,可當不得這個名頭。”
老頭卻笑著道“當的當的現在雖然不是,但觀諸位小相公身上的氣度,那日后定然是那朝堂諸相之一”
“哈哈哈哈,老丈過譽了我等可沒哪個本事。”
一番交談,老者徹底的放松了下來,開始自在的跟趙俊開始談天說地,趙俊也一一回應著不時提出一些疑惑,老者也都一一解答,兩人一時間相談甚歡。
這不禁讓一旁的李義等人有些驚奇,王爺竟跟這老頭交談上了。
這老頭是什么身份,竟有幸跟王爺談天說地拉家常
還聊的那么高興
李義等人說到底,觀念中都有著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
雖然他們現在是穿著常服出來,但是骨子里他們都還是將自己擺在了這些普通百姓之上,用俯視的眼神看著他們。
這才會出現這種疑問。
交談間,趙俊的知老者名叫李三漢,并不是本地人,而是遷徙了南里郡的一名移民百姓。
這次從南里郡回到云州郡為的就是趁著農閑時節來這里給自家小孫女買點筆墨紙硯,順便也帶小孫女來好好轉轉云州城。
之前逃難的時候都沒有機會進城,如今終于有錢有閑了,這才有了機會。
趙俊聞言頓時有些驚奇的看著小女童道“老丈,你這孫女兒今年還不到七歲八,到了入學的年齡了嗎”
云州郡開辦的學堂,由于現在師資力量有限的原因,教授的學生目前還僅限于十歲以上的。
待以后培養出一批年輕的教師之后,才會逐漸將入學年齡下調。
老者此時卻有些心疼的伸手摸了摸孫女的小腦袋道“小囡囡今年都十歲了,早就夠了入學的年紀。
只是小時候跟著我們吃了不少的苦,這才個子不高。
不過現在營養跟上來了,想來用不了多久囡囡就能長個子了
她也算碰上了好時候,恰巧王爺下令可以讓他們這些娃娃們去進學堂,老朽就給她報了名。
只不過南里郡那地方哪都好,但是很多東西都還是沒咱云州郡好,筆墨紙硯這些東西哪里的能是娃娃們學習用的嗎
俺老李頭聽說過這么一句話,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這娃娃好不容易有了進學的機會,用的筆墨紙硯不說用有多好吧,但俺既然有能力,至少要在能力范圍內給娃娃最好的”
老李頭說著話,看著孫女的眼神里充滿了寵愛。
看著老者這般的神情,趙俊忽的有點恍惚。
曾經,他也是有這么一個疼他的爺爺的。
父母早逝,跟著爺爺一起長大的他雖然過的并不怎么樣,但那個老人卻把自己能給他的一切都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