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再多那也只是烏合之眾,在領頭人被一刀斬首之后,其余人不過只是一盤散沙。
一萬五千平倭軍入城,僅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將二十萬亂民全都控制了起來。
沒有人組織的礦工亂民不過都是群待宰的羔羊連反抗都不會,輕易就被抓了起來。
大興縣恢復了秩序,但是這二十萬亂民群帶來的破壞卻已經是無法挽回的。
城內大量的礦主被血洗,縣令和縣丞更是被高高的用竹竿掛在了縣衙之中。
等到李定國等人將他們和礦主們的尸體一起放下時,尸體已經幾乎風干。
整個大興縣到處都是殘垣斷壁,憤怒的礦工亂民入城后就在大肆破壞,一切都需要重新修建。
待李定國將平亂成功的消息傳上去后,朝廷那么的旨意很快就到了。
由原大興縣縣尉何希泥接任大興縣縣令一職,其余兩位主官將在不久后從汴京派來。
這是朝堂各方妥協的結果,一直防備著皇權深入地方的文人們可以容忍皇帝往大興縣摻沙子,但是這最高主官卻必須依然是他們的人。
不然就憑何希泥這么一個沒什么政績的縣尉,亂民攻城時還跑的飛快的縣尉,不治他罪就不錯了,還讓他連跨兩級成為縣令
朝廷對平復后的大興縣有了安排,李定國并沒有繼續停留下去,帶著二十萬俘虜的亂民就打算回河對岸,但這時候何希泥不愿意了。
原先他只是個縣尉,這二十萬亂民去哪里都跟他沒關系。
但他現在是縣令了,一縣父母官,主要的任務就是一縣的民生。
而大興縣自古以來為生靠的便是礦業,開礦需要什么
人啊
沒人誰給你開礦
這二十萬亂民雖然叛亂了,但如今賊首已死,再者說若是失去了這二十萬礦工,便也就意味著本就遭遇重創的大興縣直接運轉不起來了
沒了礦工,就連開礦都做不到了,他還想靠著采礦恢復大興縣的經濟呢
可是對于這二十萬人的歸屬,李定國卻是毫不相讓,直接給他來了句
“這是我們平倭軍的俘虜,怎么處置是我們的事,你沒有置喙的權利。”
開玩笑,他們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這些人,救大興縣只是順帶的好吧。
若是沒把這些人帶回去,那他們不是白來了嗎
這人李定國是肯定不能放的
何希泥急的不行,然而最終在李定國“笑容和藹”的用“道理”跟他好好談過之后,他也就只能欲哭無淚的看著大興縣的二十萬青狀被李定國給帶走了。
他也知道李定國等人要去汴安郡修堤,他只希望等修堤完成后,李定國能把這二十萬人還給他們大興縣。
可對于這點,李定國卻只是禮貌的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按照咱王爺說的,在外咱就得是個饕餮,入了肚子的,怎么可能給你吐出來
這可是二十萬青壯啊放哪兒都行,我云州郡可不缺糧食
汴河東岸,周林日日望著西岸哀嘆不已,也不知道李將軍那邊進行的怎么樣了,能不能把人給帶回來。
這些時日他也不是干坐著的,他仍然去各鄉鎮努力了一把,但是結果仍然不如人意,依舊沒有人愿意前來幫忙。
趙家之威勢恐怖如斯
如今他只能把全部的希望全都放在李定國的身上了。
今天是大軍離開的第六天,當初李定國說最多七日便能回來,眼看著就只剩一天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按時回來。
天上的日頭已經西斜,這一天又要過去,失望的周林轉身準備回營帳時,跟在他身邊的一個官差忽然指著河對岸大聲歡呼道
“周侍郎周侍郎回來了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