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我餓”
南陽郡通往汴京的官道上,一個瘦巴巴的幾乎只剩皮包骨的小男孩有氣無力的用力喊著。
只是他那聲音小的跟蚊子都差不多了,不像是叫喊反而像是呢喃
老者背著小男孩強撐著邁著虛浮的步子不斷向前走著。
聽到小男孩兒的話,老者滿是溝壑的臉上露出了苦笑。
這該到哪兒去給寶貝孫子找吃的去啊
本來他們一家在南陽郡生活的好好的,誰料匈奴突然破關,本來收到消息的他們或者說大部分人都沒有將匈奴破關的消息放在眼里,但誰料居然有內應幫著匈奴,匈奴一路勢如破竹迅速就來到了南陽城。
城一破,他們一家連跑都來不及跑,最后為了保下小的,男孩父母把男孩還有老者兩個身形瘦小的藏在了灶臺中主動沖出去引走了匈奴。
待到匈奴離開后爺倆才從灶臺里出來,然而此時滿城卻已經沒多少活人了。
老爺子找遍了全城都沒有找到自己兒子兒媳的尸體,但是也沒有見到兩人回來。
終于藏的存糧吃完了,南陽城內也沒有多余的糧食了,聽說匈奴被趕了出去,為了活命,老者便帶上了自己的小孫子踏上了前往汴京的道路。
一路行來躲過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惡意,爺孫兩個終于來到了兩地的交界。
到了這里他們才發現被匈奴嚯嚯的可不止他們南陽城,四面八方被匈奴嚯嚯了的百姓為了活命也都正在向汴京遷徙。
這一路上就連草根都被路過的人吃的干干凈凈。
又哪里還有糧食啊
老者苦笑著安慰道“寶兒乖,再忍忍,我們很快就要到汴京了,到了汴京就有吃的了”
“爺爺寶兒餓,好餓好餓”
汴京城外,在趙俊下旨后,當天夜里就開始不斷有周邊的飛云商行將一車車的糧食往汴京運。
大量的糧食入城,不僅讓汴京城中的原有百姓安了心,那些遷徙而來的流民們更是心里有了底。
期間不是沒有那些膽子大的想要搶糧,只不過在云州軍的鎮壓下,像這種試圖聚眾搶糧的,當天就被掛在了桿子上死的不能再死。
云州軍大多都是當初流亡云州軍的流民出身,對于怎么處理流民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
在將搗亂分子的不安份給壓下后,章合便組織汴京的官員們接受運來的糧食并進行放糧。
本來看到有這么多糧食過來章合等人是想敞開了救濟糧食給流民們的。
但是被趙俊派來監督他們的御使給阻攔住了。
最終只能依著趙俊的命令,將救濟的粥弄的很稀,而且還在里面摻了沙子。
起初章合很是不解為什么要這么多
可是當他看到了前來領取救濟的人中有的哪怕明知道救濟糧摻了沙子依然默默的喝了下去,有的卻臉色大變直接吐掉轉身就走。
他立刻就明白了自家陛下的用意。
這種方式根本就是為了阻攔那些明明還不是流民卻也來領取救濟的人的。
真正的流民只要有一口吃的,能活命就行。
而這種明明還能堅持,卻因為想要占便宜的人,他們是吃不下這些摻了沙子的救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