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陛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姜和便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趙俊看了他一眼嘆了聲氣道
“卿所言朕又如何不知但奈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關內百姓被這些官員欺辱的多了,又無處伸冤,這才是這般模樣,不然又有何人愿意這般作踐自己呢”
“陛下所言甚是”
姜和恭敬回道,聲音很是平靜。
趙俊再度嘆息,卻是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下繼續深究,而是轉移話題問道“你可知這次朕調你回來的原因”
“這臣不知。”
姜和老老實實的恭敬回答道。
趙俊也不賣關子,隨后便直接道“朕想調你入京。”
趙俊的話落下后,姜和的內心是復雜的,一方面是對此事的早有預料,陛下驟然登基,在這京城手底下定然是沒有人的。
如此一來,所用的臣子,一來不了解品行,無法放心任用,二來手下沒有自己的心腹,很多不方便自己出面的事也只能自己親自上陣,但這樣一來,很多事情都會沒了轉圜的余地,在事情的處理上也會多有掣肘。
所以陛下從云州郡調人是應有之意。
而自己身為陛下的潛邸之臣,又是云州郡的最高行政官員,不管是行政經驗還是身份都是最恰當的。
所以對于目前的情況,姜和可以說早有預料。
可
驟然從地方上一下進入帝國中樞,姜和自己心里也沒有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若是到時候能力不足,依著陛下的性子自己怕是還不如待在云州郡。
以此種種,讓姜和的心里充滿了糾結。
臉上也浮現出了猶豫之色。
趙俊一眼就看出了他的不對勁,當即便笑著問道“怎么我們姜郡守還有心里沒底的時候啊”
姜和苦笑,拱手道“陛下,臣只怕會耽誤陛下的事。”
趙俊卻擺了擺手道“無妨,大膽試就行了,姜愛卿的本事朕可一點不覺得比朝堂諸公要差,甚至在辦實事上,愛卿恐怕比之朝堂那群只會夸夸其談的貨色要強的多。
就他們都敢在朝堂上夸夸其談,占著茅坑不拉屎,愛卿本身就有真才實學,難道還怕完不成連他們都能完成的事不成”
聽了趙俊這番話,姜和的心里確實好手好受了不少,卻也有些哭笑不得。
能夠站到朝堂上的,盡是大宋的杰出之輩,都是經過科舉一步一步闖過千軍萬馬的人才,怎么在自家陛下這里反而成了占著茅坑不拉屎的酒囊飯袋了
但既然陛下都這么說了,若是自己再繼續拒絕,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所以略微猶豫過后,姜和當即就彎腰深深拜下答應了下來。
“臣,謝陛下隆恩”
趙俊笑著搖了搖頭,隨即繼續道“這是你應得的,朕也認為你有這個能力。”
“陛下繆贊了。”
姜和按照老規矩謙虛一句。
趙俊卻沒理他,繼續道“這朝中的大小事務之多不是云州郡能比的,而朝中勢力之錯綜復雜也遠超云州郡。
云州郡人手有限,即便全部調過來也做不得什么大事,云州郡是朕的基本盤,還是要保證云州郡優先。
再加上你也了解朕,朕不是那等勤政的人,這些時日初登基天天批閱奏折,說實在的朕已經很煩了,朕自己都知道自己絕對堅持不了太久。
但若是奏折不批留在那里,這里面的事長常牽扯到的是天下億萬百姓不管又不行。
所以朕思來想去,想要找一個兩全之法,最后朕總算想到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組建內閣”
“內閣”
姜和疑惑的念叨了一句這個名詞。
趙俊重重點頭道“沒錯,就是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