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垂拱殿。
“升朝,諸公有本請奏,無本退朝”
伴隨著王懷恩的唱禮聲,今日的朝會正式開始。
今天還沒等有日常事務的官員站出奏報,鄧思光等一行就已經按耐不住了,就聽一聲輕咳,眾人循聲望去,瞧見居然是吏部左侍郎出聲,許多正準備踏步而出的官員立刻就止住了步伐退回了自己原先的位置上。
見狀,鄧思光滿意的笑了起來,他就是喜歡這種凌駕于他人之上的感覺,雖然禮部侍郎不是朝堂上最大的官,但放在整個大宋,那也是正三品的高官了,已經超越了這世上近九成的人,更何況他還是左侍郎,再進一步甚至有可能窺探尚書的位置,當初前左侍郎鄭金在五皇子死后被清算掉后他可是好不容易花了極大的代價才坐上了這個位置。
所以,他決不允許有人威脅到他現在的位置
誰都不行
念及此處,鄧思光目光一定,堅定了心中的想法,當即踏前一步手持勿板高聲道
“陛下,臣有本啟奏”
坐在位置上的趙俊聞言看了下來,隨即微微點頭。
王懷恩立即會意高聲道
“準奏”
鄧思光深吸一口氣,在一眾昨日達成統一戰線的官員們殷切的希望中a了上去
“稟陛下,自胡虜入侵,陛下登基至前陣賑災糧倉倒賣大案以來,朝堂官員屢屢減員,時至今日為止,朝中各部官員數量不足滿員之六成,加之今北方大災,又至年底,朝中事務一日多過一日,以如今朝堂各部官員的數量已經不足以完成如今各部所需完成之政務。
臣身為吏部官員,身肩為國選才之重任,故而今日臣請陛下同意由吏部即刻甄選英才,填補各部空缺,以圖盡快恢復各部之正常運轉,保證朝堂政務能夠順利完成”
鄧思光話音剛落其他早已準備就緒的官員立即就跟了上來。
“陛下官員空缺,各部政務堆積如山,填補各部空缺官員迫在眉睫,不可拖延啊”
“陛下由于各部重要官員空缺,許多政務無法處理,已經耽誤了很多事了”
“陛下官員空缺之事已經不可再拖延了,請陛下同意吏部盡快選才補缺”
“陛下”
一時之間,從鄧思光開了個頭后,朝堂就像是達成了統一共識一樣,不斷有官員跳出來請奏,仿佛此事確確實實已經成了不得不解決的事情一般。
然而事實卻是,跳出來的官員連朝堂的一半都沒有,僅占了不到四分之一的數量,大多數的官員雖然也覺得官位空缺了太多,有些影響政務,但實際上因為這段時間朝廷基本沒管南邊,北邊又在統一大基建的緣故,所以工作量是少了不少的,還沒到不補充官員就影響朝堂運轉的地步。
而且大家心里都很清楚,陛下之所以空缺那些官位是為了什么,都很默契的不去提這件事,故而當鄧思光他們鬧的時候,大多數的官員都做了壁上觀,并沒有摻和進去。
趙俊坐在龍椅上俯視下方,自然是將真實的情況給看的清清楚楚的,對于鄧思光他們這般為的是什么他也已經猜到了,畢竟在登基之后他就立刻讓暗衛對朝堂上的這些官員摸過底,知道站出來讓他補官員的人都是些什么貨色。
只是,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并沒有第一時間出聲,而是將饒有意味的目光看向了正老神在在的站在文官隊列首位,正瞇著眼好似在假寐的章合身上。
似乎是感覺到了有人的注視,章合微瞇的眼睛驟然睜開,向注視傳來的方向看了過去,當發現目光的來源居然是御階上的皇帝時,聽到耳邊鄧思光等人的聲音立刻就后退了半步微微搖頭,表示此事與自己無關。
趙俊失望的收回了目光,此事章合這廝居然沒參與,真是可惜了。
收斂了一下失望的心情,趙俊重新將目光看向了下方這些吵鬧個不停的小丑身上。
沒錯,在趙俊眼中他們不過就是小丑罷了,自己沒本事,害怕新人跟他們搶位置所以就想提前用自己人將位置占住,防止他們不能掌控的新人進朝堂跟自己搶位置,這種人跟小丑有什么區別
還是那種很惡心人的小丑
若是讓這種小丑站滿了朝堂,那這朝堂的官位豈不就成了他們世代相傳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