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丁鴻光收到汴京傳來的旨意后立即就跟身處海福郡的李自成部取得了聯系。
兩人一合計便齊齊出兵向著湘北就開始進攻。
興武元年十月三十日。
位于海福郡的革新郡和剛剛將漸江安穩下來的十萬朝廷大軍共同抵達湘北郡的邊界,隨即兵分兩路一西一東一路往北打。
興武元年十一月初三日。
面對朝廷和革新軍的兩方夾擊,湘北當地的士紳動用了所有的資源,組建了一支近二十萬人的大軍,其中大多都是由在湘北深山密集里的的生蠻為主力。
這些生蠻生性好勇斗狠,民風彪悍,由于生存地區的緣故個個都是這爭斗的一把好手。
朝廷以往在南方招兵,這湘北和湘南的生蠻可是最受歡迎的兵員。
再加上當地的士紳們全力支持,有了前面漸江的前車之鑒,湘北的士紳集團倒是團結了不少。
這也讓他們所擁有的資源更好的發揮了出來這20萬大軍居然有大半數都披上了皮甲,其中更有近五千人被他們用各種資源給砸出了一只鐵甲部隊。
雖然因為地處的原因沒有騎兵,但是重甲步兵的戰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更別說他們的兵員還是湘北湘南兩郡當中最為強悍的生蠻。
若是以前的朝廷軍隊的話,恐怕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這一只傾盡了他們大量資源打造的軍隊。
然而他們對上的卻是有著趙俊加持的朝廷大軍和完全由云州郡資源打造的革新軍。
鐵甲在兩軍當中可以說是已經幾乎成了制式的配置。
唯有一些需要靈活性的兵種還穿著著皮甲,但即便如此這些兵種的家底里一件鐵甲還是擁有的。
當雙方開始碰撞后,丁鴻光這邊幾乎相當于勢如破竹。
鐵甲軍大半都向著他這邊來對抗朝廷的部隊了。
但是在如今朝廷大軍所擁有的眾多先進技術面前,湘北當地的軍隊就算是身上的裝備再好,戰斗力再強悍,也沒有了任何的用處。
朝廷軍隊這邊壓根就不用跟你去近身戰,只需要遠遠的拿遠程武器耗都能夠把他們給耗死。
在火炮和神火飛鴉以及火槍手的配合朝廷軍隊利用火器的優勢把這些私人軍隊給打的狼狽逃竄。
那些個平日里兇悍異常的生蠻也都個個老實了下來,一叫蹲下就全都老老實實的抱頭蹲下,不敢多說半句話。
而李自成那邊則不一樣,由于沒有火氣的加持,他們可是跟這支私人軍隊結結實實的打了一場。
十萬對十萬
這段時間被訓練出來的十萬革新軍穿著鎧甲跟士紳們支持的軍隊硬碰硬的廝殺。
到了最后勝利的不出所料的是革新軍,但是這一次廝殺卻讓革新軍這邊損失了近三千人。
但是這一幕卻讓被派來練兵的教頭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說這次戰斗損失了3000多人。
但是經過這一場血戰,革新軍這邊的軍隊都徹底的產生了蛻變。
成為了精銳
而且戰爭結束后,由于他們的強悍戰斗力,反而還吸收了不少的生蠻加入革新軍中,成為了他們的一員,最后革新軍十萬人出戰,戰斗結束后人數卻上漲到了十二萬。
多出的兩萬多都是新近收攏的生蠻,提升了不少的戰斗力。
而兩場戰斗結束后,兩邊繼續馬不停蹄的向著湘北郡的首府武陽府挺進,最終在興武元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晨,雙方于武陽府城外成功匯聚。
深夜,武陽府城外,朝廷軍隊和革新軍的駐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