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寧宮。
“陛下張侍郎那邊離開淮河樓了。”
“哦離開了”
剛剛躺下的趙俊又重新坐了起來,掀開黃色的帷幕問道
“如何”
王懷恩臉上帶著笑
“張侍郎離開后,淮河樓酒樓響起了陣陣喝罵,還有東西打砸的聲音,眾多前去淮河樓參加宴會的官員離開的時候都是黑著臉走的。
想來他們并沒有談妥。”
趙俊也露出了笑容“那是自然,如此王大伴你總該放心了吧”
王懷恩滿臉羞愧道“是奴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張侍郎能夠得到陛下的青睞,定然不是那等尋常之人,是奴婢錯了。”
“哈哈哈哈你啊你啊看你以后還敢小看人不”
趙俊笑著搖了搖頭。
一夜時間悄然而逝。
時間也在秋葉泛黃中逐漸步入深秋。
興武四年十月十八。
出征數月的大軍終于班師回朝。
朝廷給得勝歸來的白羆軍等舉辦了盛大的慶功會。
另外,朝廷也沒有絲毫拖延,將在此次滅國戰中立下功勞的人,該發的獎賞全都一個不落的都發了下去。
該提拔的也全都獲得了提拔。
至于老王爺趙充國,老爺子作為主帥自然也是要獎的,不過老爺子已經身為王爵,升是不能升了,然而老爺子卻主動提出只要給銀子就行了。
趙俊當即便從善如流的賞了老爺子一大筆的銀子。
如今的他最不缺的就是銀子了,能用錢解決的事,在如今的趙俊看來,那都不叫事兒。慶功宴過后朝廷就開始進入了忙碌的狀態。
由到一年深秋。
每年的秋稅收取都是大宋一年里最重要的事。
上下都極其的重視。
戶部等著秋稅入賬填補國庫,其他朝廷各部則都盯著秋稅,想著今年能不能多分一些份額。
樞密院作為大宋最高的軍事機構,院里的幾位軍方大佬都盼著能夠多收一些稅,明年的經軍費也能多提高一點。
可以說上上下下都在盯著這筆稅錢。
今年先是處理走私,又是跟膘國開戰。
發生了兩件大事,這些都是可能會影響到稅收的大事。
等到臨近冬日,各郡的稅銀押解入京后,戶部經歷了足足半個月的計算清點后最終呈報的稅收卻是讓滿朝震驚。
去歲整個大宋共收各稅稅銀共計四億余兩。
其中一億五千萬兩與往年相同是糧稅和其他茶啊鐵啊,鹽啊之類的折算。
而剩下的兩億五千萬兩有整整兩億都是去歲的海貿所帶來的收入。
雖然去年出現了走私之事,但是走私也讓整個海貿因為稅收更加的繁榮,各家各戶的交易額創下新高。
在朝廷將各地的走私給打壓之后,補繳的補繳,抄家斬首的抄家斬首。
到最后直接將今年的海貿收入提升到了整整兩億兩左右。
剩下的五千余萬兩則都是滅國了膘國得來的好處。
雖然膘國因為之前的數年戰爭稿費頗高,但好歹也是一個國家,再加上大宋攻打膘國也沒花什么力氣,軍費上的消耗最多的就是糧草的消耗。
在將膘國給攻占下來后,光是在當地衙門和那些反抗的大族手里就收了不少的銀子。
到了秋稅時期,更是收了一波稅,這才有了整整五千萬兩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