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東海艦隊已有九成戰艦都已更換,臣請即刻前往瀛洲島,準備決戰歐羅巴聯合艦隊!”
早朝上,收到了手下換裝進度消息的李二牛一上朝便立即神色激動地開始請戰。
昨天趙俊也從國衛司那邊收到了東海艦隊如今的最新換裝情況。
聞言看向了朝廷內的其他人道:“如今我大宋海軍已有九成均已完成換裝,七百六十余艘鐵甲戰艦遍布我大宋海疆。
諸位愛卿覺得此時是否該主動前去與歐羅巴作戰?”
戶部尚書同時也是內閣次輔崔文立即站出稟告道:
“陛下!我朝在紙面實力上如今雖已超越了歐羅巴聯合艦隊,然我朝海軍乃自陛下而始,至今成軍不足二十年。
而歐羅巴諸國的海軍早已成立百年,雖艦隊數量乃至于質量均不及我大宋,但他們有著豐富的海戰經驗,而這正是我大宋所缺乏的,臣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絕不能輕敵冒進,應以最穩妥的方式與敵方戰斗,而非傾巢而出與敵方經驗豐富之輩進行一場未知結果之戰!”
崔文這話一出,百官頓時分分點頭,但凡知點兵的人都知道,會打仗的和不會打仗的,哪怕不會打仗的手上有很利害的武器。
但會打仗的也有很大可能會贏,因為這就是經驗。
人家用最差的武器打你的好武器,恐怕不僅能一挑一的挑翻,你還能夠一挑二,一挑三。
對此,阿美莉卡,深有體會。
但是聽著這話李二牛就不樂意了,這什么意思看不起俺老李帶的兵?
當即李二牛就跳了出來,怒道:
“崔老頭,你錢在哪里危言聳聽。
我手下近八百艘鐵甲艦,怎么可能會輸?!”
崔文卻翻了個白眼,懶得理他。
趙俊感到搞笑,卻還是出聲制止道:“好了二牛,別鬧,你是陸軍出身朕還能不知道嗎?
你若是說陸戰的話,那你確實是經驗豐富,正好超成也無話可說,可這是海戰,也是我大宋第一次面對有著豐富海戰經驗的國家。
此戰又關系重大,還是聽崔尚書的謹慎些好。”
李二牛聽后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但卻又不知道該說啥最后只能悶悶的不說話。
他知道陛下說的對,海戰他確實不擅長,之前剿匪的時候也是用船隊把對方圍了那樣剿,可是他很明白海戰是不一樣的,船隊的排兵布陣之類的,他完全不懂。
也都是在慢慢摸索,可他這次的對手卻都是海戰老手了,一個不慎還真有可能會輸。
所以他也沒辦法在陛下質疑的時候立刻跳出來拍著胸脯立軍令狀,那是不現實的。
搖了搖頭,李二牛悶悶的退回了自己的班列,一旁的關寧和丁鴻光都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卻也都沒有說話回應。
趙俊知道他心里不舒服,但是此戰關乎甚大,不能因為他不舒服就讓他亂搞。
之前讓李二牛管海軍是手中沒有合適的海軍人才就讓資格老的他去代管海軍,而且老資格的他也能幫海軍爭取更多的資源。
事實也正是如此,憑借著李二牛在軍中的威望,再加上自己的扶持,海軍的發展那是一天一個樣。
但如果說道戰爭的話……
趙俊的心里有了一個人選。
下朝后,福寧宮,一人被趙俊讓王懷恩給帶進了宮。
這是個已經五十多歲的老者,年紀雖大卻整個人都精神抖擻的,黝黑的皮膚哪怕是在汴京養尊處優那么多年都沒有絲毫的變化,依舊跟當初在海上時那般。
看著他,趙俊露出了笑容道:“鄭龍,好久不見啊,上一次朕跟你見面好像已經是八年前了吧?
眨眼間就過去了快十年了,你也都五十幾了,身體可還硬朗?”
沒錯,眼前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曾經橫行東海的大宋第一海盜頭子鄭家鄭龍。
也是如今大宋東海艦隊副都督鄭申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