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此刻,在五百海里外的瀛洲島上,作為本次戰役的宋軍指揮官,年僅二十來歲的鄭申正在給手下的一眾將領安排著作戰任務。
“根據現有的情報,這次歐羅巴派出的艦隊總數三百艘。
其中一級風帆戰列艦足有七艘,二級有三十艘,三級有一百一十艘,四級有五十三艘,以及一百艘運兵船。
按照歐羅巴的換算方法,他們的一級戰列艦其實就相當于我們原先八千料的戰船,而二級是五千料,三級就是三千料左右。
而我方如今已經八百艘戰艦全部換裝,鎮海級鐵甲戰艦有七百九十艘,鎮國級鐵甲戰列艦有十艘。
每一艘戰艦論體量都是碾壓歐羅巴的,再加上數量,所以此戰我們優勢甚大!”
這時一名海軍將領立即起身道:“都督,既然我們本身就比他們強那么多,為什么我們還要布置作戰計劃,直接憑借優勢兵力碾壓了他們,不行嗎?”
鄭申搖了搖頭:“正面開戰我們固然能贏,但是他們見打不過絕對會跑的。
這海上那么大,到時候我們哪里追?
萬一打蛇不死,反受其害,他們三天兩頭的來偷襲呢?
正是古語有言,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
到時候我們就得頭疼了。
而歐羅巴竟敢窺視我大宋領土,這是不可饒恕之罪過,我們也必須給他們來一下狠的!
他們不是仗著劍川都來欺負我們嗎?這一次本都督打算讓他們一艘也回不去!”
一艘也回不去?
那可是三百多艘,這能行嗎?眾人很是懷疑。
然而這時鄭申卻說出了自己的作戰計劃。
“我們的優勢有二!
一是本土作戰,他們之所以要先進攻瀛洲島就是為了在我們這里獲得一個補給點,不然他們所攜帶的物資總有耗盡的那一天。
而我們就是在本土,不怕物資消耗,隨時都能夠補充。
而二就是我們戰艦多,航速也比他們快,根據國衛司的情報,他們的戰列艦最快的也才九節左右的速度。
這還得剛好是順風才行。
而我們的鐵甲戰艦速度在蒸汽機動力突破后卻已經達到了13節的速度,只要有煤,在煤燒完之前我們都能一直保持這個速度。
所以我們要利用優勢,先把他們引到瀛洲島近海,然后其余人利用迂回繞到他們的左右以及后方給他們包一個大大的餃子!
這一次!本都督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鄭申重重的一拳砸在了自己身后的作戰黑板上,眾將領也立即起身大聲應諾!
接下來鄭申就大致布置了各分艦隊安排的位置以及任務,又將一些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做出了備案,隨即下令眾人前去準備。
約摸過了半天時間,原本幾乎將瀛洲島包圍的八百鐵甲戰艦駛向了東海,不多時便隱沒在了海面之上不知去了何處。
僅有五十多艘鄭申特意從附近海商哪里征調過來的三千料的木船留在了長崎港,做出一副迎戰的姿勢。
擺明了這五十艘老掉牙的木船要被用來當誘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