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診脈之后,李老又拉過楚牧臂膀,揉捏幾下后,才看向楚牧“倒也沒什么大問題,只是筋骨有些拉傷”
說到這,李老停頓一會,再道“牧小哥可是在習武”
“都是些假把式,閑著沒事練了一下。”
聽到這話,李老點了點頭
“習武的話,切不可過度,過度傷身,況且牧小哥你身子骨本就有些虛”
“這樣,老夫給你開個補氣養精的方子,好好養一下。”
說完,李老抬筆點墨,沉吟片刻,便落筆寫起藥方來。
一旁藥房小廝亦是快步上前,藥方寫完便立馬接過,隨即對照藥方在各個柜子前抓起藥來。
而楚牧,則依舊坐于桌前,與李老交談著,當然,大多數情況是李老這個郎中在囑咐,楚牧這個病患則默默聽著。
楚牧前世雖對中醫沒太多了解,但常年在粵地討生活,粵地中醫之風濃郁,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一定見識。
而眼下聽這李老所言,再加之原主的記憶,楚牧發現,這藥堂之醫,似乎和前世的中醫也沒什么區別,也是陰陽五行,精氣神那一套,藥材也與中藥材沒什么區別。
“藥方早晚各服一次,服完之后需適當活動一下”
念頭只是一閃而逝,還未來得及細想,李老的聲音便將楚牧這個念頭打斷。
楚牧也沒有太過糾結,穿越這種事都出現了,區區醫術體系相同,這算得了什么,太多的因素可以解釋,他要是事事糾結,那估計怎么也糾結不過來。
藥方抓好,在付出了近十銀的錢財后,楚牧也沒有多逗留,提著抓好的藥材便出了這藥堂。
此時清晨已過,街面上人流量顯然更多了一些,每天這個時辰,幾乎就是這清河縣最為喧囂的時間段。
附近村莊趕集而來的百姓,鎮上的商販,百姓,玩鬧的孩童,偶爾可見家丁開道的馬車或者轎子,以及執守的巡守司兵丁,街面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身體尚且酸痛,去巡檢司報道的安排自然只能暫且擱置,如此,楚牧自是清閑。
就這般悠閑的走在這街面上,一邊觀察著這古代的市井生活,一邊與腦海之中的記憶融匯對比著。
他步子不快,當然,此時肌肉酸痛,也走不了多快。
一路而來,走走停停,楚牧倒也發現了一個頗為有用的信息。
這街面上的賣的吃食,無論是按斤稱的糧食,還是饅頭包子這類做好的吃食,似乎都頗為便宜。
饅頭包子皆是一銅便可買上一個,未脫殼的大米不過七八十銅便可買上一石,按這個時代的重量單位換算,一石等于一百斤,也就是一斤大米,還不到一銅。
按普通人的飯量,頂多兩三銅便可滿足一天的食物需求。
如此廉價的糧食,無疑清晰證明,至少在這南山鎮,糧食是有著極大的富余。
要知道,就原主記憶來看,這南山鎮,是圍繞著南山鐵礦建立的,地處群山之中,絕對不是什么產糧大鎮。
非產糧大鎮,糧食卻如此富余,管中窺豹便可知一二,這清河縣的百姓,也絕對生活得不錯。
畢竟,一銅可是紙幣的最小幣值,區區一銅都有如此購買力,百姓的生活再差,也絕對差不到哪里去。
若其他地方也都是這般景象,那當下這大楚天下,顯然也是“青史少有”的盛世太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