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少遮蔽效果,但是箭樓是整座木樓,面對城墻的那一側,是有板墻的這種板墻叫垂幕,淋水涂泥,是專門用來抵御城墻上各種投擲物的,還能防火。
所以箭樓之后,還藏了些東西東西,其中之一就是攻城槌車。
槌車康王預備了七八輛,但是每次只上一輛,因為瓦爾貝希每一側城墻,只有一個城門。
這東西康王就不客氣了,看著是撞槌,車里吊著一根大木頭,其實只是幌子,他安排了排爆機械臂在車里,這東西沒有別的用,可以在城門上打眼兒摳縫兒。
被處理過的城門會被攻城槌敲碎,然后攻城槌自然是直接沖進去的,它的身后還會有轒轀。
轒轀是一種有堅固頂棚和側墻但是沒有底兒可以藏人的保護性車輛,攻城的士兵會躲在轒轀里避免被城墻的投物傷害,是最早期的裝甲運兵車。
所以只要攻城槌車在城門前立住了,可以說這仗就贏了五成了。
城樓的擲斧兵主要攻擊都在箭樓上,云梯暫時不太容易靠近,畢竟墻下那些木刺還沒清理好。
不過他們的防御效果也并不太好,因為箭樓本身的作用,就是仗著自己比城墻高,讓弩兵可以由上而下攻擊守軍。
擲斧兵本來就手短,仰攻更是不自在,那些垂幕都是被加強過的,防御力很高,一時半會兒是不擔心會有問題。
實際上,箭樓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了它們就是為了掩護攻城槌和轒轀才被派出去,因為如果守城方動用魔法,箭樓是扛不住的。
不過格蘭切爾好像不會魔法。
康王剛念叨著,城樓上憑空出現一道閃電,披在一座箭樓上,將樓臺上五十幾個弩兵噼的人仰馬翻,一多半都從箭樓上摔了下來,而剩下的那些也都東倒西歪的伏地不動了。
箭樓也受了些損傷,只不過箭樓之上的弩兵都是精英職階,身穿鎖子甲,閃電的威力幾乎全都消耗在他們身上,箭樓也不過是平臺的擋板和圍欄被擊碎了而已。
雖然沒有圍欄,樓臺就變成了一副光禿禿的樓板,站在上頭確實不太安全了,但是這并不能阻止有新的弩兵上臺。
箭樓之間雖然不遠,但每個都是單獨的個體,這種閃電,說實話于事無補
但是隨后一道澹澹的波紋在城墻上閃過,所有守軍身上都散發出微光,肉眼可見的防御力被增強了原本一箭一個的哥布林,現在需要兩箭才能倒下。
帶著對格蘭切爾施法思路的不解,康王命令小型投石車上前,進入到戰術位置,對兩側的防御塔樓施加壓力。
攻城槌已經到位了,不能讓塔樓對槌車肆無忌憚的攻擊,雖然他們現在好像還沒明白過來這東西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