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指的是繡紋,十二章指的就是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澤、華蟲龍鳥等等十二種花樣紋飾,這一般是天子才用的紋飾。
實際上,天子用十六章,因為還有其他的如火焰、粉米、戉等等不同象征意義的東西。
不過十二章也是最高級別了,這是皇帝朝服才有的,十六章那得是大節氣,春耕萬壽,祭祖祭天才穿的,袞龍袍過去都是金線雙面緙絲工藝,一件龍袍單純的物理價值就超億元,要是算上藝術水準,那絕不會比什么行書差了。
而且后期其實就沒有真正的龍袍了,原因多種多樣,一個是手藝人沒有了,再一個是正常皇帝花不起這個錢,然后再就是,緙絲工藝費時費工,有的皇帝登了基都等不到新龍袍做完就死了,所以都簡化工藝了。
不過康王私心里以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袍子太他么重了。不是他瞧不起人,一般皇帝他穿不動。
就是生絲雙面緙絲,一件龍袍也得十多斤大,又得加那么多繡,還要墜寶,比如說龍眼要上米珠,用珠光增活氣,龍指甲也要有螺鈿,以其彩顯威勢,如此種種。
再早的要上金絲銀線,做出來的那個東西,說實話一般小口徑槍械都未必打得透可龍袍里面還有四五層衣服呢,腰上還有玉帶,還得掛些玉佩玉玦,還有天子八寶也得掛腰上倆,腦袋上還有帽子吶,鑲金戴翠的也不輕巧。
天子也不都是不愛處理朝政,那御書房里玩的開心著呢,為嘛一上朝就懶政擱誰也不愛去,就這一身披掛,早起三點半有人伺候也得穿到五點,不比武將那個連環甲輕。
為什么遇刺身亡的皇帝不多大部分還都是被毒殺就這一套龍袍里外三件兒,一般的刀兵箭失都干不透的,不比現代防刺服差。
只不過吧,有些皇帝不太行,要么短命,要么太虛,導致準備這東西的人不敢實實在在的整,所以后來這袞龍袍,就沒有太多的金絲銀線了。
按道理來說康王是穿不得袞龍袍的,哪怕是狻猊團圖,那也得是就藩開府親王,皇上的親兄弟。
可他還真習慣這袍子,因為他成就大圣之名時,當時的國府送了一套披掛,就是這個規制的咱不知道是哪位大才出的主意,但是人家就是這么給了,他們七大圣人人都有,出門也都一直穿著。
當然,因為工藝的問題,都是正常機器做的,不是緙絲,要不然等世界毀滅那一天,他們也穿不上這不是調侃吐槽,世界真的毀滅了。
康王自己煉制的這個,工藝水準自然沒有問題,絕對是頂尖的,識貨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絕不是現代作品。
原本他沒有罩袍,為什么要弄這個了呢,因為盔甲主要負責防御,除了自清潔之外,還有很多日常生活的功能鑲不進去。
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辟塵珠、辟火珠、辟水珠、消涼珠、定顏珠、定風珠、九曲如意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金銀舍利子,藍白琉璃珠。偷月沁白,與日爭紅。重重嵌就西方蓮,灼灼懸珠星斗象。
果然是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寶氣。
就跟搶了唐長老的錦襕袈裟似的,這東西真要把寶光全數放開,別人會以為他是個貔貅,而不是狻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