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太一樣了,腹肉和牛腹、熊腹類似,筋膜和多層脂肪,肥嫩香甜,就是纖維更粗更長,嚼勁肯定也很好,王勇軍對此十分欣喜,甚至在放干凈血之后空口嚼了一片肉,然后決定席面上一定要有醯醢金膾。
醯醢,讀作西海,醯本意是醋,指的是蘸水調料,醢原本的意思是魚肉醬,后來就泛指料理醬,什么牛肉醬辣椒醬,沙茶醬xo醬,都算。所以,醯醢,現在叫醋碟兒。
金膾那就簡單了,指的生肉片,如果是生魚片,則叫做玉膾,有一個詞兒叫金齏玉膾,代指奢靡精致的菜肴,其實本來是菜名,指的是鱸魚生魚片,配料蘸水是特調的黃芥末,鱸魚片潔白似玉,芥末醬湛黃似金,所以叫金齏玉膾。
這是一道非常傳統的,可以上朔到兩漢時期的古譜,但是在萬兵洞里,這樣的食譜比比皆是,王勇軍也早就復原出了這東西,甚至還有所創新,比如把芥末醬換成了金桔醬,色澤更加出眾。
甚至有簡化版本,因為鱸魚不太好弄,也挺貴的,他就把其他魚切片沸熟,一樣可以做到視覺效果,吃起來別有風味,其實也不差結果這不就變成了魚肉火鍋兒。
但是到了柯羅尼,元啼湖里的特產魚,都是肌如水晶,做成玉膾配上黃金醬,氣勢立刻就不一樣了,甚至味道也都是大大的提升膾,要的就是食材原本的品質。
金膾則不一樣,指的生肉片,一只走獸,身上只有腰眼最活的那一塊兒能做這個,材料出產的比例小得嚇死人,要的還得是個新鮮。
也就是龍肉本身有些特異,萬兵城的食材庫也是精心打造,在保鮮上非常講究,所以王勇軍才有把握,當日的宴席上能有醯醢金膾當然從名兒也能知道,這又是一道“上古”食譜。
其實大部分是舊名新菜,但是有一些還真是有古譜傳下來的。
其中也涉及到一些“龍肝鳳髓”的做法,正是王勇軍以為的上古食譜傳承。
萬兵城確實有關于龍的食譜,因為當年他們也沒少殺龍,而炎黃人對珍饈的最高理解,就是龍肝鳳髓,所以自然有人嘗試,鳳髓不好弄,鳳凰太少,但是西式龍那不說遍地都是,數量也都是論軍團的,入侵生物,吃不干凈。
所以雖然隆的種類不同,但是思路可以借鑒。
于是在康王準備祭典的這幾天,萬兵城的弟子們可是有福了宋合等人也專門提前回來,就是為了多嘗幾口龍肉對于康王可以屠龍他們卻是一點都不意外。
王勇軍也知道,讓他張羅這一套宴席,都是要做供品的,雖然他的印象里上供的都是生貨沒有席面,但是門主說他們這兒就這規矩,他一個廚子自然也是不會有意見。
而且他極為亢奮,因為他做夢都沒想過,這輩子還有親手解龍作羹的機會。
除了這些吃食上的供品,康王也準備了好多資料,也都有杏兒仙做好了量子存儲器,只等著磕頭之前扔桉子上就得他們也就是和一般的上墳差不多,有點背景音樂,擺上供盤,上好了香磕幾個頭祈禱一番就得,也沒有什么繁文縟節,不講究這個。
但也不是沒講究的。
禮節可以簡化,供品不行,該有的三牲九果兒的祭禮都得有不說,還得有新奇玩應兒,土特產啊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