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列傳第四百八十七章相比劉德勝,
顧興言手下的機械部隊的殺傷力更加可怕,在破除了規則保護之后,火炮威力得以全部顯現,戰場就像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那樣,除了一些特殊種族,冷兵器部隊勢必要退出主戰序列了。
這是康王委托杏兒仙設計城市之心的時候沒預料到的,他的戰略眼光一向不行其實他自認為的戰術專家也只是因為直覺好,作為學渣,他很多時候不太讀得懂戰術報告背后的意義。
這就是他只能是個先鋒官的原因。
杏兒仙完美的呈現了他這個甲方的需求,結果導致了戰力失衡,雖然這不是什么問題,但總讓他有一種缺憾感,畢竟他還是想推廣萬兵洞體系的,武道功法在戰場上并不是毫無用處。
可是機械軍團一出,需要提前修行許多年的武道家就不是很受歡迎了,畢竟是人都懶,能走捷徑誰會吃苦呢。
貝利爾作為懶惰之王,什么都不干就是地獄七首之一,更是有傳言說所羅門七十二魔神都是他的子嗣,可想而知怠惰者的怨念有多強大。
道士更不用提,修道可比練武難多了,倒是和尚們不受沖擊,因為他們本身就和生產工作都沒有關系,是很多人夢想中的職業。
包括他們的武技也有很多講究頓悟,想明白了就強,想不明白反正也沒甚事,就說一聲自己魯鈍,飯照吃覺照睡不疼不癢。
金剛寺、大林寺那種苦修武藝的,反而是僧中另類。
所以國防軍為了速成戰力,選擇的都是大荒,只有試點城市才是步戰和騎兵。
至于金剛寺和三冠天師府,這純是康王塞進去的私貨,其實沒有他們也不耽誤什么事。
其實儒門他也安排了,但是還沒有人嘗試,就被大荒搶了風頭,而步戰和騎兵在某種程度上也能滿足儒士們的需求。
從目前的局勢上來說,還沒有儒士單獨出任城主的例子,他們在這種事上給出的反應是很慎重的,畢竟科技發展到現在,民智大開,儒門樹大招風,名聲日漸狼藉。
也許這些人要等到地區穩定之后才出手,畢竟他們都自稱治世能臣,說戰爭么那自然是讀書人逢亂世有口難言,只得在醉中逃災避難了。
對外的表現,也是震驚了國府。
不只是他們,就連康王也慶幸兩個世界的戰爭規則,會涉及到地區空間的穩定,不然他們的戰力泄漏出去肯定會引起世界嘩然,說不得就會有些人聯絡柯羅尼政權,要“把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
傳送門在戰爭期間的作用微乎其微,幾乎感覺不到,但是在其他的,沒有戰爭的“平和地帶”,傳送門反而很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