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是個誤會,康王一向走直覺的,而走直覺的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沒有辦法向別人解釋自己的選擇,因為絕大多數的智慧生物在成年之后,都不相信直覺,哪怕神仙都一樣要是信當年就不會有那么多人死在封神之戰里了。
而修練出來的直覺,一般也都是以戰斗直覺和生死感知為主,像他這種貫徹到一言一行里的,絕無僅有,基本只存在于文學作品里,還都是些說得好聽是憨直,直說就是有點冒傻氣沒腦子的熱血主角。
康王和這些人的區別,在于他位高權重自有氣度,雖有熱血可是從不夸張聒噪。
倒是語言能力相差仿佛,只不過方向不太一樣。
不過他這種玩法,再配上沉凝的氣度和大老的身份,自然就給人高深莫測,智珠在握的形象,而且每次他都能有自己的收獲,于是在不明真相的人眼里,他就是多智幾近妖了。
多謀善斷,每料必中,這兩個詞匯的影響力,在漢語文化圈內的影響力,是那些西學崇拜者和奉行者無法理解的。
所以當欽秤砣把康王的反應如實匯報上去之后,引起的連鎖反應他也嚇了一跳國府展開了極為激烈的爭辯,甚至有點影響巴爾德斯的戰略部署。
從一開始,炎黃就知道對手是尼貢,因為他們和類似的軍團在巴爾德斯多次交手了,而且對這些軍隊的能力,他們也很了解,畢竟泰塔利亞的崛起,國府也是出了力的,總也不能什么收獲都沒有。
泰塔利亞的軍力,和尼貢現在的部分配置幾乎完全一致,尤其是進攻地球的那部分,無論是龍蠅還是赤磷蠻牛以及石化蜥蜴,在炎黃南方的管理局市場里仙子阿是很常見的物資了。
其中赤磷蠻牛甚至大部分是被捉了活的,有一部分農學院的專家在研究怎么培育地球版,以增加人民餐桌的豐富度。
這東西挺可怕的,它們有一種能力能直接斬斷生物靈魂和肉身的聯系,這種能力可以對靈魂造成極大傷害,看起來就像是瞪誰誰死,防御起來卻不容易,盾牌根本不管用,就得從背后捅。
而他們之所以跌下神壇,就是因為有人發現萬兵洞的煅身法有固魂之能,能自一定程度上抵抗靈魂傷害,只不過免不了疼就是了。
在這方面,萬兵洞弟子只要戰決等級足夠,精神傷害是完全免疫的,這些信息都源自于巴爾德斯的戰亂,那地方卷進了太多的種族,地球人這一邊兒,主力卻一直都是炎黃。
也不是其他國家沒有冒險者在里面打攪混,不過現在國府將克魯羅德及其周邊視作領地,因此壓制的非常厲害,又在資源上大力傾斜,支持民間社團的外擴,搞得人心浮躁。
場面亂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炎黃官府和江湖由于理念在很多方面是不溝通的,只靠意會,這和西方的冒險家背后都有官力和財閥明確支持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