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陽謀,無論是潘,還是追獵者,對聯邦軍政府都是固定的仇恨,一旦接受這兩者,那么精靈王室即使不愿意和聯邦軍政府起齷齪,開戰仍然是早晚的事。
精靈王室當然也看得清楚,可是聯邦軍政府和精靈本身在存在上就是完全相反的,沖突不可避免,只在早與晚,而他們對神明期盼已久,潘的閣樓中能力和神職概念,和精靈又太過貼合,他們真的忍不住。
因此很快他們就舉行了“國祭”,將潘列為國神。
雖然是一個流亡政府,可他們也有自己的領地,也是森林,向聯邦軍政府,也就是潘的仇人開戰的意愿也很強烈,所以潘是相當滿意的。
神明,尤其是這種以自我為本位的天生神明,都是感性的,相較于人類,他們更容易被感動——前提是找到他們感動的點。
這是因為他們接受的信仰之力,沒有經過神職、神格的分解過濾,有太多信徒的信念和情緒在里面,對他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即使有神職、神格在身,這種影響也難以避免,所以炎黃天庭、地府里的神,是輪休的,把職責分得特別精細。
而且很多時候,信眾祈求的對象并不是神職個體本身,而是一套體系。
比如求雨,只找龍王是沒用的,要上報雷府,由雷府出公告,隨后通過水府,水德星君出公告,調用龍王水力,由當季的風婆婆、推云童子、布霧郎君負責水氣運輸,隨后行云布雨諸神各運職責,才下一場雨。
一場法事涉及的神明有十數位,各司其職,而這份香火,先由雷府收納,分潤水府,各自使用體系內的神職位分解,純化,隨后才是各司收取本位香火——這個時候多次過濾純化的信仰之力還是到不了神明手里的。
這些力量被天庭存放起來,轉化成各種物資作為工資一樣按時發放,負責制作工資的,就是兜率宮——所以猴子有多可惡,他搶的可是大家的工資啊。
可是西幻體系的神明,哪怕是神系,也沒有類似的東西,精靈神系會通過世界樹來解決這個問題,代價就是世界樹一出問題,這么這一支精靈神系就完蛋了。
然而香火之毒,是現世之中最毒的力量,所以世界樹經常出問題,精靈神系也就跟著經常生生滅滅。
這也是為什么天庭的大帝有六位之多,而且經常輪換,輪休的大帝還要分身下界歷劫的原因。
有多少個小千世界,都是大帝們為了歷劫而創造,最后卻又留存下來的,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各類神話、傳奇故事。
潘這樣的神明,本身知識體系有缺失,說是天生神圣,卻又是人造的,別說創世偉力,真比起手段,一名城隍足以將其拿下問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