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哥布林帝國連續投放了四波兵力,侵襲范圍延蓋整個執政府所屬海岸線——西海岸是自由聯盟,他們沒去,東海岸北部區是軍政府,他們也沒去。
就揪著執政府打。
白蓮宗也很惱火,他們眼看著就要把財閥從社會中剝離出去了,結果哥布林這么一鬧,又給財閥緩了一口氣——財閥的主要商品就是軍火和士兵,提升業績沒有什么時候比現在更合適了。
而且財閥的財產基本都是集中發展,加上強大有統一指揮的安保力量請,很容易就能形成戰爭中的和平孤島,估計很多人會為了生命安全重新投入財閥的懷抱了。
因此白蓮宗直接撕門旗幟挑起來,在境內各地組織人員物資抵抗侵略。
方法也很簡單,面對蝗蟲一樣的哥布林,堅壁清野,據堡自守,以點帶線,劃區封鎖是很好的辦法。
因為正面交鋒,執政府完全被動,沒能阻止哥布林登陸,導致現在哥布林遍地都是,他們為了預防地球人的導彈和空襲,很少組織起集團作戰,大多是以某個職業者為核心,組成小規模的劫掠團隊,到處游蕩。
基本上就和山匪類似,只不過數量太多了,就沖上來的這些,就已經是執政府人口的數倍之多,即使連嬰孩老人都上陣,聯邦人也要一打七。
好在有機器人。
機器人容易受到密集能量的干擾,規則如此,這個事情是改不了的。
想要提升機器人的戰場效用,也就那么幾個笨辦法,無非就是提升機械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從材料,到結構,再到程序模式什么的,全方位的抗干擾,是能抵御施法者的。
或者向五星紅和老俄人學習,使用靈能科技和符文科技——但本質上,仍舊是將機械的材料抗能量特性進行提升。
聯邦執政府在柯羅尼的軍隊,多半都是財閥和托拉斯的私軍,托拉斯集團還好,他們以利益相勾結,對執政府提升軍事實力是樂見其成的,因此有不少技術共享。
但是財閥就完全不屌什么合作,他們也拿到了很多柯羅尼的資源,還有戰爭數據,發展了很多技術,但是只賣給執政府產品,技術是提都不要提的。
因此財閥的安保團隊,面對哥布林是有優勢的,至少他們從數據和信息上,是很了解哥布林的。
哥布林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也很了解聯邦,或者說,他們很了解地球人,畢竟打了這么多年的仗,即使再怎么魯鈍,對敵人的認知還能差到哪兒去。
對于這些抵抗隊伍,以及聯邦境內地理的了解,就要歸功于巫毒教了。
巫毒教的主要成員,大多都是從聯邦底層逃出去的,剩下的那部分,多半也是當年就和聯邦不對付,甚至有仇的那些人,以南亞美利加和阿非利卡人口為主。
這些人對聯邦的恨,往往是數代積累,因此只要對上聯邦,他們才不在乎幫的是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