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瑄,我和殿下回來了”
午后,頂著太陽的朱高煦與楊展駕驢車返回了大教場內小院。
后院的門是敞開的,因此楊展直接駕著驢車入內,朱高煦則是提前下車步行進入院內。
前院的王瑄聽到聲響,當即走到了后院,并對朱高煦作揖道
“殿下,國公府派人送了一千斤柴和十石米,還有一箱子兵書,都已經被我收起來了,書也放在了您的書房。”
“好”聽到王瑄的話,朱高煦看了看停下驢車的楊展
“你們把東西收拾,把菜洗凈了,稍許我做午飯。”
“遵命”楊展笑著作揖,朱高煦見狀也返回了前院書房。
在書房里,他果然看到了擺放在書架上的十余本兵書。
這些兵書從先秦時期的孫子兵法、六韜開始,再到漢唐時期的李衛公問對、將苑、便宜十六策及宋代武經總要等。
這其中的兵書主要分為戰略類、戰史類、軍事訓練類、武器制作類、軍事地理類、軍制類、后勤類、及軍事人物類。
對于朱高煦來說,這些兵書之中大部分都不太適合現階段的他,反倒是宋代文官的必讀讀物武經總要及李靖、諸葛亮的李衛公問對、將苑、便宜十六策等書比較適合他。
在戚繼光著寫紀效新書、練兵實錄之前,宋代的武經總要堪稱歷朝歷代最詳細的國防書目了。
朱高煦只是翻閱書目,便能看到這本書的重要所在。
它對于軍事組織、軍事制度、用兵選將、步騎訓練、行軍宿營、古今陣法、戰略戰術、武器裝備的制造和使用,以及軍事地理、歷代用兵實例、陰陽星占等各個方面都有所論述。
除此之外,還詳盡記述和介紹了北宋時期軍隊使用的各種冷兵器、火器、戰船等器械,并附有兵器和營陣方面的大量手繪圖。
這其中,朱高煦特別看了第十至十三卷的攻戰篇,對于其中的攻城法、水攻、水戰、守城等篇,雖然沒有看個具體,但他依舊能感覺到這是一本不錯的基層軍官讀物。
熟讀武經總要,差不多就能讓一個不知兵的人成為一個入門的將領,恰好適合現在的朱高煦。
正因為如此,他簡單看了一下目錄后,便坐下安靜起了其中的內容。
不過由于這本兵書是宋代抄本,其中官體字較多,因此他需要靜下來,根據內容來分析具體實施的情況。
就練兵來說,朱高煦前世雖然在大二的時候入伍當了兩年兵,但實際上最高也就是干過一段時間的代理班副罷了。
他當兵是因為家里人的壓力,因此在部隊里也沒有展現出太濃厚的興趣,所掌握的軍事知識并不算多。
尤其是當戰場從熱兵器變成冷兵器后,他所掌握的那一點現代軍事知識,恐怕也只有自己作為新兵一路走過去的體驗了。
至于造步槍,造火炮,造蒸汽機這些東西他一個文科生怎么知道。
“早知道當年就做一個理工男了”
長嘆一口氣,朱高煦放下了手中的兵書。
他剛想揉揉眉,便下意識覺得有人正在看自己。
順著感覺看過去,他果然順著窗戶看到了院里杵著兩個“望眼欲穿”的懶漢。
“倒是忘記時間了”朱高煦瞧著二人表情,一下子笑了出來,起身便走出了書房。
“東西都收拾好了”
“好了好了,米飯也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