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目不斜視,黃子澄則是走出來,拿著圣旨開始宣讀朱允炆所認為的新政。
“詔命自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八日昧爽以前,大辟罪以下”
“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
“敢有以赦前事相告,以其罪罪之。”
“所有事宜,條列于后。”
“天下布政司、府、州、縣自洪武三十一年以前拖欠錢糧,盡行可免”
“鹽運司、鹽課提舉司,自洪武三十一年以前拖欠鹽課,盡行可免”
“天下軍民所養孳牲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朱允炆讓黃子澄頒布了他這七日以來所研究的新政內容,這些內容一開始還比較正常,可越到后面越讓人捉摸不清。
從一開始的省刑減獄,再到蠲免田賦,最后是調整朝廷官僚機構。
這些東西,聽去好像是在針對文臣,尤其是“省并州縣,革除冗官冗員”這一條,無疑是在縮減文官編制。
可細細聽來,他的意思不僅是要裁撤州縣文官,還要裁撤部分衛所,這就讓五軍都督府之中不少武官心里不舒服了。
只是今日是他新帝登基,武官們都把想法憋在了心里,沒有當場發作,只想著等散朝后聯合眾人疏。
“散朝”
當唱禮聲再次響起,朱允炆這匆忙的即位大典總算結束,文臣武官紛紛急色匆匆的離開了皇宮,朱允炆則是傳召了黃子澄與齊泰、暴昭等人前往武英殿。
“郁尚書”
散朝的路,李景隆找到了戶部尚書郁新,而郁新似乎也知道李景隆會找他,所以特意放慢了腳步。
二人走到了宮道一旁,遠離散朝的同僚們。
“新政一事,陛下可與郁尚書商量過”
李景隆開門見山,郁新卻搖搖頭“陛下未曾召見我,也并未提及新政一事。”
“如此,在下知道了。”李景隆臉色不太好看,簡單作揖過后便返回了宮道。
至于郁新,他看著李景隆離去的背影,自己則是抬頭看了一眼刺眼的晴天。
他今年五十有二,放在六部之中還算當打之年。
可是就今天的情況來看,自己的仕途或許已經到了終點了。
“也好”他嘆了口氣“早些回家休息,還能養養身子。”
在他嘆氣的同時,朱允炆也召見了齊泰三人。
坐在武英殿中曾經自家爺爺的位置,朱允炆已經換回了皇帝的常服。
這里已經沒有了朱高熾的身影,因為朱元璋崩殂后,朱允炆便借口讓朱高熾休息而將他返回了在京燕王府。
不得不說,殉葬一事確實讓朱允炆掌握了內廷的情況,由此讓他個人安危得到了保障。
眼下,他應該要做的,興許就是自己所謀的新政一事。
“陛下,齊尚書等人接召而來。”
當初的東宮帶班太監李權來到了武英殿的側殿,并且眼下的他穿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服飾。
“傳他們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