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了也不會有這么快啊,八日前他們還在鐵嶺,怎么可能八日就連下十余城,抵達金州”
“現在我們怎么辦”
“只有撤回九連城了吧”
“不要慌亂”聽著身后的吵鬧聲,劉真抖動韁繩,不甘道“撤回石河馬驛,派舟船前往山東報信,賀奇你派人去復州看看情況”
“是”
疾馳四日的劉真無奈調轉馬頭離去,因為從城頭的守軍數量,他就知道金州內的渤海軍兵卒絕對超過了他麾下兵馬數量。
渤海軍的戰力,劉真親眼在北巡之戰中見過,自然不想以少打多。
先撤回九連城,搞清楚遼東的情況才是他該做的事情。
很快,劉真撤回了被崔均搬空的石河馬驛,在這里扎營過后,往復州去打探情況。
翌日,復州傳來了消息,復州無恙。
“他們從山中翻越而來”
劉真領教過渤海軍橫渡兀良哈地面的厲害,自然也不會懷疑他們是否能穿過長白山脈。
“都督,金州城內守軍昨日一看,不下數千人,加上城內還有數十萬石糧食,若是不能拿下金州,我軍危矣”
麾下指揮使提醒劉真,劉真自然清楚,因此他連忙開口“派塘騎去通知吳高都督,請他調兵南下,收復金州。”
“是”
指揮使連忙應下,轉身走出營帳,往沈陽派去了塘騎。
“定射裝填、目標沈陽城,試射十輪,自我調度”
“預備放”
“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在沈陽城外響起,而這已經是沈陽守軍遭受炮擊的第三日。
五月十九日朱高煦率兵南下,成功包圍了沈陽城。
他沒有急于攻城,就好像在等待什么事物一樣,只是下令炮擊沈陽城。
得益于馮勝駐守遼東時大舉修建城池之舉,遼沈一帶城池堅固,皆是用青磚壘砌而成。
面對這樣的城池,便是渤海軍的野戰炮,一時間也無法將其拿下。
不過眾人也都知道,沈陽城再堅固,卻也不是鋼鐵澆筑,遲早有一天會被攻破,因此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山東與北平、大寧的援兵。
“第三日了,城墻上已經有城磚掉落,再這么下去,估計十日就會被攻破。”
沈陽衛指揮使衙門內,剛剛從城墻巡視一圈的耿瓛回來便著急的與吳高交代城防事宜。
只是聽著他的話,吳高卻心不在焉,反而疑惑道“他一味炮擊而不攻城,這不像是缺糧的模樣。”
“難不成渤海軍不缺糧”吳高呢喃著,卻又搖頭否決“不可能,他們不可能不缺糧,三萬衛所有糧車出關都有記錄,他們的糧食應該只夠支持一個月左右。”
他在想朱高煦憑什么不緊不慢,然而這時指揮使王獻卻再次焦急的拿著一張紙條跑進了衙門內。
他一進來,吳高與耿瓛便心里緊張了起來。
“不好了金州城被叛軍拿下了”
“你說什么”聽到王獻的話,吳高與耿瓛同時站起身來,不可置信。
“千真萬確”王獻喘了兩口粗氣“劉都督率兵抵達金州城下,便見金州城已經掛上了叛軍旌旗,城頭兵卒更是原本守軍的數倍,恐不下五六千人。”
“劉都督舉棋不定,以為我們失守了,因此退回石河馬驛,在復州打探了消息后才確定,叛軍是翻山越嶺從吉林直插的金州。”
“侯爺,如今金州有糧不下五十萬石,若是朱高煦得知消息,完全可以繞過沈陽南下,而我等反倒陷入缺糧困局了”
一時間,攻守易形,朱高煦反倒是成為了糧食富裕的那一方,而吳高他們卻遭遇了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