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就認為朱高煦是一個棘手的對手,因此才一直避而不戰,堅壁清野來對付他,誰曾想朱高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明面打鐵嶺,實際走山道偷渡金州。
金州城被拿下,遼東的海上生命線就等同被掐斷。
相比較正兵,朱高煦更擅長用奇兵。
“傳令大軍向南行軍,沿山往復州去。”
吳高沒有辦法,只能選擇舍棄遼陽、海州與蓋州,用遼南四州從北向南的第三個州,復州來作為拿下金州的地盤。
“不如將遼西的兵馬調來”指揮使小心翼翼詢問,吳高卻搖頭
“燕庶人已然叛亂,并拿下了居庸關和懷來衛、開平五衛,切斷了大寧與山西的聯系。”
“這種時候,若是遼西兵馬出了差錯,那渤海庶人便能與燕庶人匯合,屆時他們必然要對大寧下手。”
“若是大寧與遼東兩都司皆失陷,這一仗就難打了”
吳高沒有再猶豫,簡單帶著大軍休整了一字時后,便帶著他們往南邊撤退。
他們身上攜帶的軍糧,足夠支撐他們撤往五百里外的復州。
倒是見他們離去,身后死死跟著的孟章略感惋惜。
“這吳高,居然能看清殿下意圖,跟著建文那廝,倒是可惜了。”
孟章用單筒望遠鏡看著明軍改換方向,心中略感惋惜。
“同知,我們還要去攻打遼陽嗎”
孟章身后的一名指揮使開口詢問,孟章聞言點頭“殿下給出的軍令就是拿下遼陽城,我們自然要拿下遼陽城。”
“況且放任他去南邊也沒什么,渡河后我們不是調了兩千戶的炮兵和二百門火炮給王都指揮使他們嗎想來攻克海、蓋、復三州不成問題。”
“早早拿下遼陽城,然后等待殿下軍令才是我們該做的。”
孟章說著,那指揮使也嘟囔道“我們的火炮和弟兄分給他們,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愛惜。”
“和他們打仗著實憋屈,不像我們在黑水城圍剿那些寨子,弟兄們打的順暢。”
指揮使的話,也是神機三營弟兄們的想法,或者擴大些,是渤海全軍的想法。
沒有經過磨合的各部,好像都在互相牽制著對方,這邊想著他們跟不上,我慢些,那邊想著他們突然降速,配合不順暢,心里堵得慌。
各部節奏不同,自然就會出現鐵嶺城時所暴露的結陣不密情況。
朱高煦也是察覺到吳高的引誘,繼而發現了己方的缺點,進而決定了分兵作戰。
反正他手中有六千騎兵,不管哪一部遭遇困境,他都可以率騎兵馳騁解圍,根本不用擔心各部被圍殲。
這個打法,還是他從老朱對北元的三重防線簡化而來。
老朱的三重防線里,最重要的就是朝廷必須有一支規模不小的騎兵隊伍,以便快速支援北方各都司兵馬。
朱高煦簡化過后,他就是朝廷,而各部就是北方各都司。
只要各部不犯下致命性錯誤,他就有時間和機會去支援各部。
他這樣的打法,讓吳高覺得很難受,也讓遼東各城十分難受。
五月二十四日,陳昶率安東衛包圍撫順,撫順守將趙率舉城投降,渤海獲軍民三千七百余口,糧食四千六百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