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射裝填,目標廣寧中衛城,預射三輪,角度自行調度,預備放”
“轟轟轟”
八月初一,在新月開始的第一天,火炮聲響徹廣寧中衛,而渤海軍也給此地的南軍送來滾燙的炮彈。
上百枚炮彈轟在了中衛城上,將本就新修沒有兩年的廣寧中衛城墻磚給擊碎擊垮。
在這一輪炮擊過去后,躲在墻垛背后的明軍也紛紛起身,感嘆著又撿回一條命。
距離孟章進攻遼西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這大半個月時間里,廣寧四衛四所丟失兩衛一所。
當初劉嵩駐守的廣寧右屯衛城已經丟失,他率軍退往了廣寧中左所,卻依舊在不到十天的時間里丟失。
眼下,他們退回了小凌河北的廣寧中屯衛,可孟章依舊追到了這里,不斷炮擊著這座城池。
“義州的軍糧為何遲遲還沒有送到”
指揮使衙門內,劉嵩站在主位,質問著新城衛指揮僉事仇武,可面對這個問題仇武也回答不出來。
“我們已經派人去催了三四次,可所有人都有去無回,恐怕義州已經陷落,那里的兩萬余屯兵也都投敵了。”
吳昇以最壞的打算開口,可這句話卻刺痛了劉嵩。
近些日子來,城外的孟章不斷用攻心計在試探他們,口口聲聲說九連城已經投降,自己的父親劉真也投降了渤海。
劉嵩不相信自己父親是那樣的人,可孟章的心理戰確實有一套,以至于他現在聽到投敵二字就十分憤慨。
只是面對吳昇的話,他也沒有辦法生氣,因此只能忍著脾氣詢問吳昇“三衛府庫的糧食還夠吃多久”
“算上海運,頂多兩個月”吳昇眼神暗淡下來,劉嵩也心頭抽搐。
這些日子,他不是沒有試過率兵出城與渤海軍野戰,可是渤海軍的火器威力太大,加上掩護火器部隊的長槍陣絲毫不遜色于大寧兵與遼兵,因此他們并沒能討得到便宜。
眼下的遼西走廊,掌握在他們手中的還有山海衛、寧遠衛,以及現在他們所處的廣寧中屯衛,合計三個衛,下轄五個衛所。
三衛五所軍戶兩萬人,口數十一萬二千,加上他們經過戰后還有兩萬八千六百余人的大寧人馬,合計是軍民十四萬人。
十四萬人每日人吃馬嚼,消耗的糧食足有千余石,而三衛五所僅有不足五萬石。
盡管山東不斷走海路給他們送來糧食,但由于這個時代的遼西走廊并沒有合適的地方來停靠大船,因此只能使用幾十料的小船運送糧食。
為了運送這點糧食,一路上不知多少小船翻在渤海之中。
運一石糧食來遼西,山東布政使司起碼要準備三石糧食才足夠。
這樣的運糧情況,加上去年山東就給遼東都司與大寧都司分別運送百萬石糧食,今年又運送六十萬石給金州被渤海軍截獲。
可以說,長期對大寧、遼東供血的山東布政使司,如今已經被徹底掏空了。
為了運糧,朝廷不得已只能調銅錢給山東布政使司,在當地買糧來運給前線。
戰事本就艱難,現在又遭遇義州糧道中斷這種事情。
如吳昇所說一樣,他們恐怕很難撐過兩個月。
“轟轟”
休息了一刻鐘,渤海軍再度開始炮擊,聽著那沉悶的炮聲,劉嵩心頭無比憋屈。
只是他這樣的憋屈,如今算是可以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