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侯來了奏疏,并以為當下沒有了解救大寧、遼東之急迫后,應當屯兵于河北,限制叛軍之蹤跡,逐步北上,將叛軍慢慢擊垮。”
“此策,汝等以為如何”
朱允炆拿著耿炳文的奏疏詢問眾人,對此齊泰先一步道“就眼下看,確實應該如此。”
“只是山東、河南二地府庫已經耗盡,距離秋收還有一個半月。”黃子澄跟上開口,并繼續道
“若是還要徐徐圖之,恐怕山西府庫也將耗盡。”
黃子澄一開口,便說到了朱允炆最關心的錢糧上。
二十幾萬大軍在山西、北平,需要補給他們的民夫雖然沒有百萬那么夸張,但也有四五十萬人。
耽誤農時暫且不提,單單其人吃馬嚼,每個月就要消耗十萬石糧食。
現在山東與河南、北平還未到秋收,因此大軍糧食只能從直隸調撥。
這一來一去,加上運輸路上的損耗,消耗的只會更多。
每耽擱一個月,朝廷都得支出數十萬石。
只是相比較這點錢糧消耗,朱允炆更在意耿炳文還能不能對付朱棣與朱高煦。
“賊軍兵力之多,已不下十七萬之數,若是耿瓛等人投降,興許會達到二十萬之巨。”
“你們以為,是否需要增調兵力給長興侯”
朱棣靖難的規模太大了,朱允炆自然擔心耿炳文失敗。
對此,李景隆也站出來開口道“西南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興許可以調都督瞿能、顧成所率的四川四萬兵馬北上。”
“此外,兩廣一帶也可以調兵三萬,若是不行,可以從直隸再調十萬兵。”
“另外,可以調長江、兩廣水師歸楊文或陳瑄統轄北上山東登萊,防止渤海庶人效仿高皇帝渡海遼東之舉,順帶命令登萊水師繞道朝鮮,接應九連城劉真所部徐徐撤退,令吳昇等人駐守等待長江水師接應撤退。”
李景隆要放棄遼西和九連城,但這已經是定局。
這兩地沒有足夠的糧食供給,投降只是時間問題,倒不如趁著他們還有糧食,用長江、兩廣和登萊水師將他們接應撤回山東、北平。
不過,這么做也有一定的隱患和危險,所以李景隆略帶擔憂道
“只不過,叛軍恐怕不會給我們調兵的時間”
他的話,道出了朱允炆的擔心,因此面對這個問題,朱允炆倒是難得的沒有聽從黃子澄的話,而是下令道
“令長興侯駐扎河間、真定,防止叛軍南下,此外再調江西、浙江、直隸等都司六萬兵馬北上,調顧成與瞿能四萬人北上。”
“一旦西南戰事告定,令魏國公與西平侯再調云南三萬兵馬北上,都督何福留守。”
“此外,調陳瑄統轄長江水師北上接應劉真,調登萊水師接應吳昇、吳壽安。”
“都督府再給沈陽的耿瓛飛鴿傳書,朕表其功,擢其爵沈陽伯,望其自勉。”
說完這一切,朱允炆目光沉著的掃視了眾人
“我不信集結三十余萬大軍,會對付不了叛軍十七萬之數。”
最新章節被屏蔽,等會估計才能放出來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